幹部大會(2 / 2)

“請把人大主任、政協主席、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也請來一下”

何建新退出了顧維城的辦公室,小心翼翼的把門關上,快步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果然是舊人物新人勿用”,何建新的心理小聲嘀咕,同時也在思考自己剛才和顧維城的對話有沒有差錯,他可不想在新書記麵前留下不好的印象。

平南市委一共有13名常委,市委書記顧維城,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德平,市委副書記李季,紀委書記呂律,市政府常務副市長蒲海峽,組織部長鄧光,宣傳部長楊仕成,政法委書記唐煉彬,市委秘書長何建新,總工會主席劉萍,軍分局政委賴俊偉,平南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凱,平陽區委書記劉光明。顧維城在自己的辦公室和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政協主席、市中院院長、市檢察院檢察長分別交流了,問得最多的還是各自分管工作的情況和自己工作的建議,和市長杜德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丹一的談話最讓顧維城印象深刻。

杜德平本來是平南市委書記的不二人選,平南的群眾都認為杜德平接任的可能性最大,但顧維城最後坐上了平南市委書記的位置,很多人都覺得意外,當然也有例外。杜德平52歲,在正廳級領導崗位上也幹了7年了,在平南市長位置上已經搭檔了3任書記,年齡上也屬於可進可退,這個人在平南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有的認為他幹事有激情,很大膽,但也有人說他做事粗暴,方法簡單,因人而異,不同人站在不同的利益角度自然有不同的評價和論斷。

在和杜德平的談話中,杜德平沒有表露出一點不滿,這是一個政治家的基本素養,他對顧維城談到,平南目前是腹背受敵,壓力重重,以前積累的發展成效擺在眼前,隻有保持高位增長才能給省委省政府一個好的交代,但是全省其他的市州都在大步推進,平南的經濟結構又不太合理和穩定,如果沒有大的新的經濟增長點出現,全省第二的位置很有可能被其他市州超越。杜德平特意提到,平南的區位條件在河海省已經不算特別優越,政策的吸引力並不明顯,平南市委市政府多年來想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調整,但都還隻是起步階段,各縣市區和園區各自為政,為了政績,打破了市委市政府的產業布局規劃,產業鏈並沒有真正形成,感覺大項目引進了一批,但持續發力的優勢企業聚集態勢並不突出。杜德平並沒有給顧維城過多的建議,隻是把一些現狀闡述了,未來還要你顧維城自己去掌控和把握。

李丹一原來是平南市委副書記,年齡大了之後,省委安排他任平南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也就是從他開始,平南市委書記不再兼任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了。李丹一談了一些平南的故事和自己對平南的看法,他沒有透露太多深層次的思想,隻是在最後離開前對顧維城說了這樣一段話“探險隊去沼澤,有人趟進了沼澤,腿上泥必然多,泥腿子走不穩陷進去了就拔不出來,不願泥髒身的就遠望旁觀,如果有一根繩子牽著,既能去趟又不怕陷,才能走得更遠”。作為市委書記的顧維城,對這句話很快的理解了,平南是不是一塊沼澤,自己說不好,也不敢妄下論斷,也許李丹一說的是正確的,也是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