艱難起步(2 / 2)

雖然看著願景不錯,紅利也很好,每個人都夢想著能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無限的商機,但老百姓最為擔憂的就是,一旦進入到市場化進程,那好壞就由市場來決定了,賺多賺少政府不會兜底買單,如果虧了就隻有自認倒黴了。現在雖然種一些傳統的糧食作物,不掙幾個錢,但也不至於虧得一文不值,如果真的走上了市場道路,風險誰來承擔,老百姓是沒有這個勇氣和資本來做嚐試的,也許這幾畝三分地就是一家全部的生活維係了。

吳俊麵對這樣的問題也顯得有些不知所措,好在他跟著鄭和平,在基層走訪了很多,聽到了很多老百姓的真實聲音,想要翻身把歌唱的還是大多數的人,又擔心有顧慮是必不可免的。

吳俊和鎮黨委書記高翔協商,是不是也找一兩個點來做一下試驗,先推一推,在大麵積上馬。高翔倒是支持吳俊的想法,但他想這樣實施下去,進程肯定會很慢,這樣會不會影響到全縣的改革,縣委、縣政府好不容易把試點放到池口,如果推進速度慢了,就會辜負領導的一片苦心,也會讓上邊覺得自己沒有執行力。

吳俊覺得高翔的思考不無道理,按照自己的想法,至少要半年時間才能取得一點小小的突破,全鎮實現全麵的試點,至少也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這還是一切順利,毫無障礙的情況,這樣的速度來推算,全縣要實現改革至少要兩年到三年的時間,也許這個時間對於實現農村的整體發展不算太慢,但對於政治而言,這確實有些乏力了。縣委、縣政府也還要給市委、市政府交差啊,這樣下去,說不定顧維城都離開了平南,新一任市委書記來了,如果新領導不重視或者是另有想法,這些工作有可能就會停滯下來,老百姓的怨言肯定就會四處蔓延,試點有可能就會無功而返,自己在政治上第一次獨當一麵就可能被組織否定,未來的路也不知道何去何從了。

吳俊和高翔一起到鄭和平的辦公室彙報了一次,按理說組織讓你去幹一件事,不要沒事就往上訴苦,這樣上麵會覺得你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和創新性,一個最基本的執行力都沒有,怎麼能成大事呢?但吳俊了解鄭和平,這個掛職的縣委副書記,心思都在抓改革上,沒有太多的官架子,在事情推動之前先做一做溝通,也許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一些,畢竟爭取到了上麵的支持,在基層推動起來,動力也要足一些。

吳俊給鄭和平彙報了當前遇到的困難和壓力,不出吳俊所料,鄭和平並沒有指責他們倒苦水的行為,而是和他們一起商量討論。這些問題鄭和平心中已有了一些思考,他告訴了吳俊一個辦法,他覺得這可能是唯一的也是最現實的辦法,雖然有些無奈,但也是被時局所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