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臨軍對壘(1 / 2)

“他雖然勇猛無雙,是個難得的將才,卻是有勇無謀之輩,退敵尚且不易,攻伐吳越更是無稽之談,此一戰,需有能人掛帥才行。”李煜城心中計較,正躊躇時,忽聽聞一聲:“報……”

“稟國主,宋將曹斌在長江沿岸陳兵列陣,尚不知其意圖!”一來將俯身報道。

“來兵多少?”張浩軒捋了捋胡須,向來將問道。心中一驚,想不到來得這麼快。“稟張大人,約摸十萬人左右。”

“吳越精銳盡出,宋國在沿江秣馬厲兵,臣以為,宋國此意欲敲山震虎,也有投石問路之意,若此次征戰吳越失利,宋軍就會強渡長江,直取江寧!”張浩軒歎了口氣,又道:“現在我江寧一代雖有重兵,但都布防長江一代,楚,漢淪陷之後,自有宋將重兵鎮守,鎮南節度使朱天麟這一代自然不可貿動。”

“張大人,這可如何是好?”李煜城心中焦急,卻又一籌莫展。“哎,唯今之計,隻好從江寧神衛軍跟鎮海軍中撥出一部分來應對吳越,若吳越之急解除,那一切自然是迎刃而解。若僵持不下,或戰事失利,那楚,漢之地宋軍趁勢西襲,曹斌率軍渡江而下,南有吳越呼應,我大唐危矣!”

“可若揮軍南征,曹斌此人足智多謀,如渡江來襲,該如何是好!”

“江北宋軍,自有長江天險可拒,可保暫時無憂,曹斌為人謹慎,重在牽製我方,不會擅冒風險。臣現在最擔心的是吳越所部,錢叔弘這個人向來膽小怕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吳越之地較之大唐兵微將寡,如今公然挑釁,可見是有備而來。臣是為此戰擔憂!”張浩軒滿臉盡顯怔忡之色。

“老臣這些年無所事事,想不到還有重上沙場的機會,臣願掛帥前往,不知哪位將軍願做先鋒。”

“末將願往”,兩人不約而同的說道。一人正是林天佑,隻見他怒目圓睜,咬牙切齒,周身遍布著一股殺氣。另一人正是神衛統軍指揮使皇普晟睿,較之林天佑,似乎從容許多。

“皇普將軍你還是留在江寧鎮守吧,一旦有什麼意外,也好有人主事,吳越有我跟林將軍就行了。”張浩軒看了看他,微微點頭。“可張大人跟林將軍要是出征在外,現在戰事吃緊,吉凶難測,讓我空閑坐守江寧,此舉欠妥,我這個將軍頭銜,全仗當年家父聲威,大丈夫本應精忠報國,馳騁沙場,馬革裹屍還。現在正是為國立功的時候,還請大人把末將一同帶上。

“此子智勇雙全,今後必為我唐之棟梁,皇普老將軍在天之靈足矣告慰了”,想到這裏,心裏已有計較。繼而想皇普晟睿道:“讓你鎮守江寧,可是責任重大,你在江寧須練兵屯糧,趕造工事器械,安撫軍心,提防曹斌動向,若我凱旋歸來,便記你頭功一件。”

“謹遵大人吩咐!末將定不負所托”皇普晟睿斂衽為禮,朗聲道:“大人盡管放心,江寧有我跟般若堂在,萬事無憂,若曹斌來犯,定讓他有來無回。這邊我會做好部署,若大人戰事不利,我立即領兵來助!”

“皇普兄盡管放心,有我跟張大人在,定會水到渠成,小小的吳越,焉在話下,這次我願立下軍令狀,割顧庭寬的頭顱來見!”說道這裏,林天佑滿臉鄙夷之色。

“對,算皇普失言了,有林兄在,吳越無非淨是跳梁小醜之輩,小弟祝林兄旗開得勝,早日歸來”。皇普晟睿談談一笑。

“混賬!勞謙虛己,則附之者眾;驕慢倨傲,則去之者多。枉你一身武藝,跟韓堂主學藝多年,這個驕傲魯莽的性子還是改不了。人有傲骨固然重要,可要懂得審時度勢,驕兵必敗,此膚淺之理你居然不懂,且不說顧庭寬足智多謀,驍勇善戰。那杜建章,羅彥明焉是那省油的燈。”張浩軒叱了林天佑一聲,這幾句話說的鏗鏘有力,句句在理,直訓斥得林天佑深深的埋下頭,臉如茄色一般難看。

聽到這話,李煜城想起少年之時,張浩軒也曾用這樣厲聲的訓斥過他。光陰荏苒,看著昔日的老師鬢發間泛起暮絲,皺紋已悄悄的爬滿臉頰,心中一陣感歎。本想讓他安度晚年,可烽煙再起,也隻有他能獨當一麵。當即道:“全仗大人神威,寡人為你設宴踐行,祝大人馬到成功!”。

“若我凱旋歸來,到時候國主再論功行賞不遲,軍情緊急,我還是跟林將軍早做部署,隨即出征!”

部署完畢,張浩軒與林天佑兩個從江寧領兵十萬,浩浩蕩蕩的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