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古龍(1938.6.7—1985.9.21),原名熊耀華,著名武俠小說家,新派武俠小說泰鬥和宗師。古龍與金庸、梁羽生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
他將戲劇、推理、詩歌等元素帶入傳統武俠,又將自己獨特的人生哲學融入其中,闡述其對中國社會的獨特洞見,將武俠小說引入了經典文學的殿堂。
一代大俠,江湖文豪,古龍的作品和人生,都在演繹他永恒的主題:勇氣、俠義、愛與寬容。他為“武俠美學”理念的形成與“武俠文化”的推廣作出了巨大貢獻,創作了73部精彩的武俠巨作,開創了近代武俠小說新紀元,將武俠文學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人物履曆:
1938年6月7日,熊耀華出生於香港(戶口登記1941年出生)。
幼時曾住漢口,由於國共內戰的緣故,熊耀華隨家人移居香港,就讀於德聲教會小學。
1950年漂洋過海,熊耀華定居台灣,就讀師院附中(今師大附中)初中部。
1954年秋考上成功中學(高中),熊耀華在這段時間大量寫詩,投稿藍星詩刊、成功青年等。
後來父親熊飛(熊鵬聲)因外遇拋棄妻兒,不久熊耀華亦離家出走,獨居於浦城街,一度加入幫派,刀疤累累。
1955年,熊耀華高二時在晨光雜誌發表小說《從北國到南國》,筆名古龍,開始了他的職業寫作生涯。筆名由來:一說古龍一女友叫古鳳,才起名為古龍。
1957年秋,古龍進入淡江英專(即淡江大學前身),就讀夜間部英語科。
1958年棄學,與舞女鄭月霞(莉莉)同居於台北縣瑞芳鎮鄭家。為了謀生,他開始從事武俠小說創作。
1960年至1963年是古龍的潛伏階段或試筆階段,發表了《孤星傳》、《護花鈴》等十餘部小說。由於大量接觸外國文學,作品染有西方文藝色彩。台灣武壇以三劍客臥龍生、司馬翎、諸葛青雲為尊,古龍特意結交他們,還替他們代筆了幾部。最重要的朋友牛哥(李費蒙)、牛嫂(馮娜妮)也在這段時間認識(後者也是古龍初中、英專的學姊),兄長輩如鄒郎和胡正群也很照顧古龍。
1963年起,古龍接連發表了《情人箭》、《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名劍風流》、《武林外史》和《絕代雙驕》等六部長篇,皆接近或超過百萬字,質感也明顯提升,遂躍登為四大天王之一。
1964年至1966年發表的《浣花洗劍錄》為古龍小說創作的裏程碑,其首次模仿了金庸《倚天屠龍記》中提出的“無招勝有招”,並且向《宮本武藏》等日本時代小說取經,探索武道(天道),另辟武俠蹊徑,由此開始了古龍獨特的武打描寫方式。
《武林外史》奠定古龍武俠小說的“浪子”風味,強化了《名劍風流》的現代感。
《絕代雙驕》有明顯的寓言化傾向,是第一部大紅大紫的長篇武俠喜劇。香港知名作家倪匡替明報邀稿《絕代雙驕》,從此和古龍結為莫逆。往後近20年,倪匡每到台灣,就會和好哥兒們吃飯、喝酒、兩人也常跨海打電話,訴說寂寞,聊到深夜。
1967年,《鐵血傳奇》(後更名《楚留香傳奇》)破繭而出,集武俠、文藝、偵探、推理、寓言於一身,自立門派,樹立新派掌門人的標杆,也開啟了往後十餘年的黃金時代。
《多情劍客無情劍》再接再厲,成為武俠史上驚世豔俗的不朽名著。
《陸小鳳傳奇》係由金庸封筆後親自替旗下的明報邀稿,有“盟主”傳承的意味。
《天涯·明月·刀》因理念較為前衛,被中國時報腰斬,古龍引為憾事。
1976年,香港邵氏以《流星·蝴蝶·劍》為底本拍攝電影,開創了武俠電影的又一次高峰,也締造了古龍的電影時代。
中國時報不得不向古龍低頭邀稿,於是有了《碧血洗銀槍》——古龍的王子複仇記。
古龍的創作理念是求新求變,不受傳統拘束,將中外經典鎔鑄一爐。從創作中期直到末期,他不斷突破自我,多次說武俠小說到了要變的時候。中外鎔鑄者,如王度廬鶴-鐵五部曲和《野性的呼喚》共治於《多情劍客無情劍》,又如《小婦人》融入《歡樂英雄》,《教父》和日本漫畫《帶子狼》融入《流星·蝴蝶·劍》。1979年《英雄無淚》完成後才進入衰退階段,創作銳減,代筆橫行。這和古龍興趣轉向編劇,以及健康不佳有極大關係。[1] [3-4]
1969年,古龍就替導演徐增宏寫過劇本《蕭十一郎》,這也是第一部先有劇本再有小說的武俠名著。
1976年,香港邵氏推出《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轟動港台及東南亞,古龍小說如日中天,幾乎每一部都被改編為影視作品。
80年代,鄭少秋主演的港劇《楚留香傳奇》在台播映時盛況空前,滿城爭說楚留香,和楊麗花歌仔戲、黃俊雄布袋戲《史豔文》、古裝劇《一代女皇》均為台灣電視史上的經典作品。古龍自70年代晚期即投入影劇事業,與好友倪匡、導演楚原經常合作,掛名之作品不下數十部,1980年甚至創辦了寶龍電影公司。古龍自年輕時就嗜色如食,嗜酒如水,發達後更加忘形得意。
1977年,染上肝病,健康逐漸走下坡。[1] [3-4]
1980年底,在北投吟鬆閣飲宴時遭人砍傷(吟鬆閣事件),失血2000cc,又輸入帶有肝炎的血液,從此健康更加惡化,原本“大頭、胖子”的體型嚴重縮減,判若兩人。婚姻的觸礁、電影投資的失利,也造成他心中的苦悶,忘情於酒。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引起食道瘤大出血,下午六時不治,享年四十八歲。出殯時,王羽、倪匡、林清玄等友人在他的棺材裏放了48瓶XO酒陪葬。喬奇為他寫了一副挽聯: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
古龍生前情歸多處,年輕時與鄭月霞同居,生下非婚長子鄭小龍。後來又迷上舞女葉雪和日本留學生千代子,葉雪是他明媒正娶的第一任妻子,未幾離婚,育有一子。1976年再婚,對象是年輕、單純的梅寶珠。寶龍電影公司即取自夫婦之名。可惜古龍重友情而輕妻兒,不善經營婚姻,幾年後便以離婚告終。晚期女友不計其數。於秀玲是古龍的最後一個女人,陪伴至古龍病逝。
古龍一生創作的武俠小說高達七十餘部,代筆、冒名之偽書更超過百部。古龍去世後,作品出現版權糾紛,親友和出版商之間存在多起官司,多少影響了小說的傳播。今長子鄭小龍和婚生子熊正達已握手言和,期待再現古龍小說的繁榮局麵。
生平關係:
父熊飛(熊鵬聲):據聞為北平中國大學土木係畢業,曾以筆名“東方客”寫武俠小說,拋棄家庭後與張秀碧同居,若幹年後隨高玉樹跨入政壇,晚年自東吳大學(蘇州大學)退休,由於熊飛拋棄妻兒,古龍與其斷絕關係,曾自稱上將熊式輝之子。
古龍(右)
古龍(右)
母:早逝,姓名待考。
妹:熊小(曉)雲、熊小(曉)燕、熊小毛。
弟:熊國華(熊小華)。
鄭月霞:同居。
葉雪:結婚。
千代子:日本籍,同居。
梅寶珠:結婚。
於秀玲:結婚而未登記。
古龍先生的兒女數目待考,官方數據資料顯示有三公子:
長子:鄭小龍(1967-),鄭月霞所生,警官,數度獲得世界警校柔道大賽冠軍。
次子:葉怡寬(張怡寬,1973-),葉雪所生,曾過繼給張不池,律師,資訊專家。
三子:熊正達(1977-),梅寶珠所生,職業軍人。
倪匡:交情最好。
馮娜妮:號稱“古龍的媽”。
諸葛青雲:入門師父。
薛興國:弟子。
丁情:弟子。
古龍作品:
由新詩入門,初中時曾在《聯合報》發表新詩(1952)。
古龍作品集
古龍作品集(44張)
第一篇拿稿費的小說:短篇文藝《從北國到南國》(1955)。
生平撰寫武俠小說六十餘部。
第一部:《蒼穹神劍》(1959-1960)。
入選二十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的著作:《楚留香係列》
知名度、流傳度最廣的小說:《楚留香係列》
篇幅最大的武俠小說:《絕代雙驕》和《武林外史》
被最多讀者肯定的“古龍第一書”:《多情劍客無情劍》。
先有劇本後有小說、取消章回體的奇書:《蕭十一郎》。
依事件而非時序排列的得意之作:《歡樂英雄》。
金庸邀稿、有接班意味的作品:《陸小鳳傳奇》係列。
唯一以近代都市為背景者:《絕不低頭》。
最痛苦的創作經曆:1974年《天涯·明月·刀》被《中國時報》腰斬。
最後發表的武俠小說:《大武俠時代》係列(1985)。[1] [3]
散文集
《不是集》《誰來跟我幹杯?》《誰來跟我幹杯?》[1] [3]
早期作品
《從北國到南國》1955年創作第一篇是短篇文藝小說,非武俠小說,1955年11月發表於台灣/晨光雜誌第三卷第九期。
《蒼穹神劍》1959年動筆,1960年第一出版,武俠處女作。
《劍毒梅香》1960年清華出版,隻寫4集14章,其後由上官鼎代筆,《七嘴八舌話古龍──大學同窗訪問錄》說上官鼎越寫越差,古龍接手續完。
續集《長幹行》上官鼎又撰,高庸稱3集後由其代筆。
《殘金缺玉》1960年香港南洋日報連載,1961年春第一出版,第一部在報紙上連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