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母狼(1 / 2)

“陶罐上有兩個字,老營,這個是什麼意思?”我問。

“老營就是李自成的後勤物資機構,也是李自成的親信部隊。”

“李自成當年弄了不少金子吧?”我說。

“李自成把260多年的明朝珍寶洗掠一空,260多年的國庫啊,李自成入京後,還出了一個追贓助餉的政策,凡六品以上的官員,每人要拿出十萬兩白銀,否則大刑伺候,他又把這個政策擴大到鄉紳地主,統統繳銀子,共收上一億兩黃金白銀,這一億兩黃金白銀全部溶成五百兩一塊的金磚銀磚,這些珍寶黃金全部運走,誰負責押運的?就是這罐子上的兩個字,老營。”馮起承說。

“從明末至今,李自成這些金磚還沒找到嗎?”

“三百多年過去了,沒有人知道這些金磚的下落,這麼多的金銀財寶,不明不白的消失了。”

“你們上次來有什麼發現嗎?”

“在山洞裏發現了發簪,鳳凰形狀,鍍金的。”馮起承說。

“皇宮裏的吧。”

“對,是明代皇宮用品,李自成除了掠奪金銀財寶外,還把崇禎皇帝的後宮妃子也搶走,又把兩千宮女賞賜給將士。”馮起承說。

“這有點共產主義的意思了。”

馮起承笑了笑,看了看窗外,他突然打開車門。

“怎麼了?有鬼?”我問。

“對麵的屋頂上,好像有個人。”

我朝屋頂看去,並沒有看到人,“戴著麵具嗎?”

“戴著麵具,一晃就不見了。”馮起承說。

“這是什麼人?好像在監視我們?”

“明天要去查一下黑煤窯,我懷疑有人住那裏麵。”馮起承把車門用力關上。

“聽說明代有個美女叫陳圓圓的,是不是跟了李自成了?”我問。

“陳圓圓是吳三桂的愛妃,她以前是南京秦淮河的名妓,被吳三桂納為小妾,李自成手下有個叫劉宗敏的大將,攻下北京後,把陳圓圓霸占了,吳三桂本來打算要投降李自成的,得知愛妾被人霸占,大怒,之後他就勾結關外清兵,起兵把李自成趕出京城,從此滿清占據了北京,這就是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故事,陳圓圓這個女人改寫了曆史,如果不是因為這個女人,清朝要推翻明朝起碼還要幾十年幾百年以後,或者就沒有清朝了。”

“曆史的轉折點,居然是因為一個女人,李自成的寶藏是藏在鷹嘴山山洞嗎?”

“還不能確定,吳三桂一路追殺,李自成的老營押送著金磚,一路退到湖北,接著進入湖南,廣東,雲南一帶,史書上說,莽山就是李自成的屯兵之地,當地流傳一個藏寶秘訣,石岩衝,三座橋,慢行百步走,三窯金。”馮起承朝車窗指了指,“莽山在那個方向,離這邊也就幾十公裏。當年吳三桂領兵二十萬在莽山一帶圍剿李自成,李逃走後,吳三桂挖地三尺在莽山尋寶一無所獲,之後抗日的國民將領李宗仁也在那裏尋寶助餉,也空手而歸。”

“這個李自成的寶藏挺傳奇的。”我說。

馮起承忽然陷入了沉思。

“李自成最後是戰死的嗎?”我問。

“不能說是戰死,李自成從西安一路南撤,被清軍追趕,他是逢戰必敗,潰不成軍,李自成帶了二十多人逃亡到九宮山,碰巧遇到一場大雨,李自成在雨中迷路了,如果天好的話,他們就登上了九宮山,九宮山是跨兩省的,山那邊就是江西了,李自成誤入一個山寨後,被鄉勇追趕,在田裏,李自成被一個叫程九伯的村民用鋤頭砍死,清朝政府得知後打算獎賞程九伯,但奇怪的是程九伯悄悄躲藏了起來,後來一位縣官親自登門,程九伯才願意出麵作證,清朝給他封了一個官,程九伯至死都沒有去上任。之後明朝派人來查驗屍體,發現屍體已經高度腐敗,無法證明就是李自成。”

“想不到一代梟雄是這麼死的。”

“也有可能是李自成故意詐死,據考證打死所謂的那個李自成,他隨身攜帶的寶劍疑點重重,隻是一把普通佩劍,和現在考古發現的李自成佩劍相差甚遠,李自成佩劍是羚羊角柄,紅木劍鞘,劍身寶銅處均鏨刻精美的五爪龍紋,劍格處有鑲金“鋤暴安良”四字。雖然有《明史》記載,李自成死於九宮山,但現今多數史學和考古專家稱李自成死於別處。”馮起承說。

“你知道的真多。”

“楊守誌專門研究李自成的寶藏,我都是聽他說的,這一次也是他非讓我來的,但我這次來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好像有什麼不好的事情要發生。”馮起承說。

“是要多加小心,好像聽說上次有人死在山洞裏了?”我說。

“是啊,那個人叫諸葛強,他和我們上次要救的人董良是一個村的,被山洞裏的毒蛇咬死了。”馮起承打了一個哈欠。“下次再給你講講這個李自成寶藏的故事。”

“好,你回去睡吧。”

夜裏沒什麼動靜,麵具鬼也沒有出現,我坐在車裏迷迷糊糊也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