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生的秘密(2)(2 / 3)

盡管條件很苛刻,少女還是滿心歡喜地開始了她的尋找玉米的大冒險。少女一路行來,看到了好多又大又好的玉米。然而心裏想著前方一定有比這更大更好的玉米,少女對此都不屑一顧。但是,事實卻出乎少女的意料之外。少女越往前走,土地就越貧瘠,生長出來的玉米因此也越少越小。少女自然不能摘這樣的玉米。於是,少女開始感到懊惱,追悔莫及。早知道會這樣,就不要這樣貪心,挑三揀四的,現在可好了,連一個稍稍正常大小的玉米都摘不著了。後悔了吧?後悔也來不及了,世界上可沒有後悔藥賣。就在少女追悔不已時,她轉念一想天無絕人之路,說不定前麵會有更大的玉米。少女安慰著自己,繼續往前走。然而情況似乎更糟了,少女越往前走,所看到的玉米就越小越次。然而,少女依然遲遲下定不了決心。少女不甘心,同時又心懷希望地繼續往前走。直到最後她走出了玉米地手裏依然空空如也。就這樣,少女白白地錯失了一次上好的機會。僅僅是為了她的不知滿足,貪得無厭。

生活亦是如此。每天,隻要我們踏踏實實地做好一件事,都會得到生活的一份饋贈和收獲一份喜悅。然而卻有人心比天高,眼睛長到頭頂上去了,對這些小饋贈和喜悅視而不見。終日裏忙忙碌碌,疲於奔命,美其名曰真正的有誌之士不會沉溺於這些小打小鬧的成就,要幹必定要幹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業。真正的有誌之士絕不會耽於一時的歡樂,而應致力於追求更崇高的快樂。他們目光炯炯,隻注視著遠方不知何年何月才會實現的遠大理想,等待那遙不可及的喜悅。

孰不知,羅馬尚且不是一天建成的。大目標的實現靠的是一個個短期小目標的實現。而實現目標後的獎賞,隻不過是一個小獎賞的疊加。試想,一個人若罔顧了路上的那小喜悅,小成就,又如何品嚐那大喜悅,成就那大成就。

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事無巨細,皆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去完成。任何事隻要值得去做,就值得把它做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詩歌、音樂、藝術不見得就比別的要高雅,宗教信仰和施行善行不見得就比別的要神聖,而政府工作、商業貿易、科學研究不見得就比別的要重要。平凡如日常的家務勞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有工作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們傾注熱情去做。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每個人所得到的獎賞必定與其所付出的勞動成正比。這是一條永恒而古老的法則。

一旦我們相信這條永恒的法則,我們的內心就會被一種叫做安全感的暖暖的東西填滿,我們不再彷徨,不再搖擺不定。我們不會再被沿途的美景迷惑而樂不思蜀,棄我們的理想目標於不顧。我們也不會再被半路殺出來的險象、曲折所嚇倒而臨陣脫逃,讓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付諸東流。然而,我們往往在經曆挫折時,內心裏被恐懼、驚慌和不知所措塞得滿滿的,再無心力去傾聽心底最真實的聲音和想法。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真是害人不淺啊!因此,下一次當我們再遇到困難時,要排除掉一切雜念來傾聽心裏最真實的呼喚,要相信心底最真實的呐喊。然後將問題暫時地擱置下來。這不是說,我們要放棄,要不戰而逃了。相反,我們隻是稍作休息,積蓄體力迎接新一輪的作戰。一旦時機成熟,我們即可全麵反攻,收複大好河山。

對於心靈能產生巨大的力量這一說法,溫比勒博士相當讚同,並在其著作中給予了充分的解釋和說明:

“心理暗示對人產生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受其影響,人在道德思想及身心方麵的轉變往往令人瞠目結舌。如果人的內心世界仍能保有像小孩子一樣最原始、最單純的質樸和天真,那麼他將擁有無比強大的心靈能量,幫助他維持心裏那片蔚藍純潔的天空,洗盡他心中所有的汙濁,衝刷掉他身上所有的疲倦,賜予他新生的力量,讓他的身心享受前所未有的平和、寧靜。自此,憂慮、不安、疲憊、憂傷,所有的消極情緒都與他絕緣。相反,快樂、祥和、安逸將是他的座上常客。如果一個人被生活中的恐懼、憂慮和煩惱折磨得疲憊不堪,他如何才能甩掉這些沉重的包袱,掙脫掉這些束縛人的枷鎖?他可以找一間安靜的房間,或是任何一個安靜的地方都可以,將一切煩惱拋諸腦後,靜靜地安心地享受原本擁有的平靜安詳的美好時光。一天兩次,隻要持之以恒,很快,他就可以清晰地感覺到身上的變化。昔日裏終日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消失已久的笑容又再度掛回臉上,甩掉了往日的疲累和沉重,渾身上下一片清爽,被煩惱憂愁壓彎了的脊梁又恢複了挺拔。折磨他多時的惡魔煙消雲散,前途重又一片光明似錦。這就是心靈力量的神奇之處。人人都可免費獲得它,卻又並非人人都有幸得到它。有無這個榮幸,全憑個人造化。可以說,這是智慧的積累和沉澱。任何人隻要找到了開啟心靈之門的鑰匙,必定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收獲最大的效益,必定能獲得上帝莫大的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