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在沒有文字之前,隻能靠口耳相傳來傳遞信息,至於中間會不會出現紕漏,就得看傳遞消息的人是否靠得住。
喪屍出現在這個世界,就和出現文字前的人類一樣,懵懂、無知、卻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
而說到可靠,每隻喪屍都是執行命令的機器,所以口耳相傳的傳遞方式,是他們目前階段,唯一也是最佳的選擇。
敵人最後一次派出的四隊傳令兵喪屍,走過荒野穿過村落,差不多二十五分鍾左右,到達了他們此行的目的地。
這裏,末世前是一處頗具規模的鋼鐵廠,在瞞報鋼產量都排世界第四的山塘,其規模也可以排進前三。
此刻,昔日的汙染企業已徹底停產,成為了龐大喪屍集團的老巢。而任誰都想不到,這裏除了駐紮著大量喪屍,還有一百多個人類活著。
不過,生活在這裏的人們,與懷仁幾個基地的幸存者不同。在這裏,喪屍與人類並非是和平相處,因為和平的前提是平等,而奴隸隻是奴隸主的資產而已。
身處鋼廠的一百多號人,成為了喪屍的奴隸,沒有辦法,他們想要活下去,就隻有這一條路可走。
而讓人感覺最可悲的是,他們除了是奴隸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食物。當主人覺得一個奴隸,沒有當奴隸價值的時候,他就是食物。
鋼廠大院中,放著各種機械工具,和加工過的成品半成品。如果,懷仁看見院子裏的東西,定然會驚掉下巴,以為自己穿越到了自己未來的某個基地。
所謂的成品與半成品,是鋼筋打磨成的長矛,與長度已經截好,卻沒來得及打磨的鋼筋。
無疑,加工出這些東西的,就是那一百多個,為喪屍主人服務的人類奴隸。更確切的說,是其中一部分人,敵人的大老板,已經給人類奴隸做好了分工。
懷仁在末世中橫行的依仗,就是人類智慧與喪屍的結合,他本以為這樣就能夠無敵於天下,可現在看來隻是個美好的想法而已。
雖然兩個陣營中,人類的地位天差地別,但卻都從事著差不多的工作。更可笑的是,鋼廠這些為了不成為食物的人類,工作效率要比懷仁手下的幸存者高得多。
就在三天前,這夥兒喪屍的大老板,成功的收服了一股,數量在兩千左右的喪屍小團體。
而這個小團體中,變成門徒的原引導者,用喪屍語言跟大老板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其中就包括,他原來的三大領袖,被一夥人類與喪屍混編隊伍,消滅的故事。
試想一下,能把人類當作奴隸的引導者,其智慧會高到什麼程度,所以在聽完這個新手下的講述後,立刻就對故事中的細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於是,在一番深入了解後,喪屍大老板把人類手下召集到一起,用蹩腳的漢語,給他們下了個新的指示。之後,人們在狗腿子的帶領下,在三天的時間裏,生產打磨出大概四百把鋼筋長矛。
數量上看起來雖不多,但這裏沒有電力供應,一切都需要純手工操作,就連合適的打磨工具都少之又少,要不是沒人敢偷懶,絕對無法生產出這麼多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