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鬥的勝負,往往都在瞬間得出結果,一念之間的選擇至關重要。
懷仁見熊仲衝過來,便知道脫困的機會來了,注視著前方堵路敵人的一舉一動,一旦變化產生,就立刻放手一搏。
在熊仲殺死四五隻喪屍之後,敵人終於有了動作,堵住懷仁去路的喪屍,有至少三分之一,調轉方向準備合圍熊仲。
“熊二後退!”
懷仁不想自己脫困之後,熊仲再被圍在裏麵,所以在爆發之前,先提醒熊仲後退,一方麵是想讓兄弟脫離危險,一方麵也是要通過熊仲後撤,吸引走部分攔路喪屍。
喊過之後,懷仁也不看熊仲是否反應過來,拚著命徑直向前衝,防禦的重點隻放在頭上,身體則是完全暴露出來,由著周圍的敵人攻擊。
雖不知道敵人不會下殺手,但剛剛交手的功夫,懷仁已經大略觀察了一遍攻過來的武器,發現並沒有極其尖銳的鐵家夥,基本上都是靠劈砸的鈍器,隻要不被擊中頭部要害,絕對能扛上幾下。
懷仁討厭處於被動的感覺,所以他要爭取主動,哪怕是拚得重傷,也要把攔路的敵人撕開一條口子,而不是被動的防守待援。
熊仲的冒險援救,讓已經做好準備的懷仁,更添了幾分信心,所以他趁著敵人首尾不可兼顧的機會,揮舞著龍源劍,準備殺出一條血路。
在困境裏,人們往往能發揮出平時沒有的力量,看著直戳自己胸口的鐵鍬鋤頭,懷仁不躲不閃,奮力出劍,橫掃前麵喪屍的腦袋。
疼,很疼,疼到窒息。也就一兩秒的功夫,懷仁的前胸後背,就遭到六七下攻擊。喪屍的力量,並不比人類小,而且他們發力的時候,往往能將所有力量爆發於一點,所以身上挨的每一下,都讓懷仁一陣氣血翻湧,劇烈的疼痛感刺激著他的神經。
不過,付出代價就會有收獲,當正前方的武器,打中懷仁身體的時候,他揮出的劍,也正好在前方敵人頭部的位置,劃出一條優美的弧線。
龍源劍長隻有三尺,而敵人的家夥,普遍在一米五以上,懷仁胳膊的長度與劍長加在一起,才能夠傷到敵人。所以當正前方敵人的武器,擊打在懷仁前胸的時候,也正是懷仁最佳的反殺時機。
懷仁一劍揮出,劃過前方三隻喪屍的頭部要害,龍淵劍的鋒利,加上危機時刻爆發出的力量,三隻喪屍的頭骨,就如紙糊的一般,嘎吱吱全被斬出一條口子。
就見三隻喪屍的額頭部位,先是出現了一條血線,然後僅僅過了不到一秒,大股的黑血,便從血線的位置噴出,裏麵還夾雜著黃白色的腦漿。
一劍斬殺三隻喪屍,懷仁沒工夫欣賞自己的戰果,他先是運一口氣,平複因受到攻擊,而不斷向上翻湧的氣血,緊接著就用左手,把三隻死去喪屍手裏拿的武器,從正麵蕩到一邊,讓出前進的道路。
向前,向前,向前,此時懷仁心中隻有這一個念頭,同時他也隻剩下這一條路可走。擋路的武器被蕩開之後,懷仁就如同上了發條的機器,雙腳蹬地,飛一樣的向前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