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負責基地運轉的兄弟,全都到了地下避難所,其中有懷仁說的張哲和周師傅,還有得到消息的大順,也趕了過來。
因為懷仁這裏有正事,隻和他們大致說了一下情況,就沒有繼續寒暄,而是直截了當的問道:“張哲,我這裏現在需要技術支持,之前我在基地的時候你和我提到過,想要拆幾個移動基站上的設備,然後在基地實行實時數據傳輸,我現在需要這方麵的幫助。”
說完之後,懷仁又將他要在市中心,進行布控的計劃,全盤講給了,地下避難所的眾人,而主要是想,讓張哲在技術層麵,予以幫助。
弄清楚懷仁要讓自己幹什麼,張哲做出為難的模樣撓了撓頭,然後有些有氣無力的說道:“老大,你也知道,我學的是化學,搞數據傳輸隻是我的業餘愛好,你的這個攤子弄的實在是有點兒大,恐怕我幫不上多大的忙啊。”
張哲沒有胡說,他當初跟懷仁提建議,想要在基地裏弄數據傳輸,其實隻是一個設想而已,成與不成還得兩說。
而且布控一座基地,可遠遠比不上布控一座城市來的複雜,懷仁請求的這個技術支持,是真真的找錯了人。
不過,在下一刻,就聽張哲緊接著又說道:“老大,我知道咱們基地裏有個能人,末世之前是信息工程工程師,這些日子裏,我沒少和他學知識,估計這個活兒,他肯定能接下。”
基地裏有許多小圈子,大順和常力等幾個老兄弟是一個小圈子,戰士們是一個小圈子,各個村的同鄉是一個小圈子,後來的一批幸存者,又是一個小圈子。
在許多個小圈子中,就有一個技術交流圈,張哲把那些末世前的人才,末世後的廢物,都集中到了一起。
他這麼幹,主要是想看看曾經的高科技,或是金融地產之類的知識,末世後是不是還能起到一些相應的作用。
對於張哲的這個小圈子,懷仁並不了解,他也不知道基地裏的哪個人,末世之前是專門搞數據傳輸的工程師,所以一直將相關技術的支持者,定位在了張哲身上。
其實按照常理說,末世中,你就算是哈佛大學的博士後,也隻能是個幹苦力的命。因此懷仁也一直就沒有統計,自己手下的人才,到底是多麼五花八門,隻把那些眼下時用的,給挑了出來。
本來聽張哲說他弄不了,懷仁的心已經涼了半截,估計自己這幾天的努力,全都白費了。
然而,峰回路轉,一聽張哲說,自己手下還有這麼個人才,懷仁立刻開口說道:“他叫什麼名字,趕緊派人接過來,這件事情關係到我能不能找到老娘,必須重視。”
之前因為通訊中斷,基地的眾人並不知道,懷仁已經恢複了部分記憶,而他們更不知道,懷仁老娘其實沒死。
這樣一來,聽完懷仁說出目的,幾個知情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麵麵相覷。
他們心裏想的都一樣,那就是懷仁太可憐了,因為意外害死了自己老娘,現在卻又因為失憶,還要繼續為找到老娘而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