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建立及完善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
建立和完善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製度是實驗室管理最基本的條件。我國在環境監測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麵的建設起步較晚,許多工作還處於不斷地摸索當中,各種規章製度不夠完善,管理體係不夠健全等問題普遍存在。大部分環境監測機構還未設立專門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部門,基本上是由質控部門或者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兼任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因此建立及完善現有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勢在必行。製定一個比較完善的實驗室安全規章製度才能使工作人員有章可循,有度可依,更加有利於環境監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此外,還應該製定相關安全應急預案製度,通過加強應急演練去發現潛在的安全問題,以防止實驗室安全事故的意外發生。
2 實驗室人員設備的管理
2.1 環境監測實驗室人員的管理
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與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環境監測結果數據的準確性。由於地區及經濟差異,造成了各個環境監測實驗室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差別較大。特別是基層及某些偏遠地區的環境監測實驗室人才缺乏,存在素質較低的情況,工作人員的質量意識相對比較薄弱,在監測實驗過程中缺少主動性和自覺性,對待監測工作不嚴謹,缺乏主動學習的能力,得過且過,不及時學習並掌握新方法,責任意識淡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差,某些領導也不重視環境監測質量的管理等,許多實驗室安全問題等到發生了才能發現,這時亡羊補牢也無濟於事了。因此提高實驗室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的素質能力是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的關鍵。嚴格把關實驗室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實驗室管理人員既要具備實驗室管理方麵的技能,也要熟悉各個實驗分析方法,能獨立客觀地分析及解決問題。重視並加強環境監測實驗室現有工作人員的綜合培訓及專業技能學習力度,特別是基層環境監測實驗室工作人員。根據各個環境監測實驗室自身的情況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如專業技術知識競賽及演練,定期選派實驗室工作人員去優秀的環境監測實驗室交流學習等。以此來提高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技術水平以及相關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