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的厲無咎及九玄門門下弟子、淩蘇雪、呂顧黃三人實是大大吃了一驚,心中都是一般念頭:“這紫衣韃子以手臂去擋莫沉的雙鉤,難道竟然練成了銅皮鐵骨的護體神功?”數人之中,最為驚駭的怕是呂天衝,淩蘇雪和厲無咎了。
隻因方才呂天衝與莫沉打了兩三百招,也未分出勝敗;淩蘇雪鉤子的本事,全是莫沉所傳授;而厲無咎與莫沉朝夕相處四十餘年,於他每招每式,都是了熟於胸,這下見莫沉一招便吃了虧,叫他三人如何不驚恐?
莫沉臨危不亂,驀地裏雙鉤回護,上交下錯,前後相映,閃動得甚是迅捷。變招之間,人隨一道白泓之影飛出,攻歸厲行眼、耳、口、鼻、喉五處頭上部位。
刹那之間,已使出了五招。淩蘇雪心裏叫道:“莫伯伯的這是‘玄箏鉤’的三十六打,中一個‘快’字!”心中不禁為莫沉舒了口氣。
歸厲行兩隻手臂上拉,左右互換,也是迅捷無比地擋在這五處方位。又聽“叮叮叮”一陣響,莫沉的雙鉤盡被彈開,“玄箏鉤”中的“刺眼”、“切耳”、“剖口”、“擊鼻”、“鎖喉”五招登時落敗。
厲無咎在旁邊看了幾眼,已然瞧出了其中的端倪,大聲叫道:“莫大哥,他手腕到手臂之間裝了鐵環之類物事!”
厲無咎一語驚醒莫沉,他不再思索,引步疾退開兩尺,刹那左右手中的兩隻鉤子接連變幻三十六次,“破陽鉤”與“沉鈞鉤”一同使出,萬分力氣沉於雙鉤,一鉤往左,一鉤往右,都朝歸厲行手臂上斫鍘而去。
歸厲行以雙足為軸,身子霍地一矮,繞著莫沉快速無比地轉圈。莫沉每遞一鉤,他便換一次腳步,莫沉出招疾快,他卻更加迅猛,每次都挨著身子撇開,瞧得眾人都心中捏了把汗。
驚悸之間,莫沉已使到“沉鈞鉤”中三十三打“沉淵”,下一招是“鈞底”,豈料莫沉心中靈機一動,反其道而行之,使出“破陽鉤”中的第十七打“破胸”,鉤子上拉,提向歸厲行前胸。歸厲行兩隻手臂都往下拉,防他三十四招“鈞底”,哪知他遽然變招,一時難以變招,隻憑著左手的快捷,往上疾擋。
莫沉鉤子一觸及他手臂,往自己胸前一拉。隻聽“啪啪啪”的幾聲,歸厲行的半截袖子裂為細碎之片,被淩厲之風激到半空,猶如三月柳絮,亦似蝴蝶群舞。
眾人定睛看時,卻大吃一驚:眼見歸厲行手臂處露出了發黃的皮膚,上麵尚生長著一撮汗毛,卻哪裏有套什麼鐵環之類的物事?眾人心裏愈加害怕,毛孔之中直冒冷汗:“這哪裏是套了鐵環,分明是這姓歸的練了金剛不壞的護體神功!”
這歸厲行的父親,曾隨成吉思汗北討南征,開拓疆土,歸厲行天賦異稟,沒拜弓未冷為師之時,在蒙古已是威名遠揚。
後來弓未冷與師弟公孫虞秦淮河一戰之後,深受重傷,捱著苦痛逃走,幸得歸厲行救了一命。弓未冷與他談論了數日,對他本已很是喜愛,傷好了之後,便收他為徒,指點功夫,因此他武功精進一日千裏,已不可同日而語。
他聽說弓未冷與同門發生仇怨,又知他對名利看得極重,便向真金引薦,拜為燕王府中的師父。如此一來,弓未冷更對他青眼相加,把渾身解數傾囊相授。故而他的功夫,更在大師哥阿合撒之上。
莫沉看了一眼,隻覺這天地間出現了不可思議之事,兩條鉤子一軟,下一招便接不下去了。忽聽“啪”的一個聲音極為響亮,莫沉臉上一痛,卻是歸厲行趁其不備,出手如電,打了他一巴掌。常言道“打人不打臉”,更何況莫沉是九玄門舉足輕重的人物?
莫沉怒不可遏,將疼痛忘得一幹二淨,大喝一聲,陡如平地裏一聲驚雷,雙鉤舞得更疾,有如百十條鉤子圍著他身子轉動。大喝聲中,他已如同一頭饑餓的老虎,橫空撲向歸厲行!
淩蘇雪心中大驚:“離別鉤,莫伯伯要與這蒙古韃子拚命!”高聲叫道:“莫伯伯,當心!”但莫沉被歸厲行扇了一巴掌,雙耳中充滿了怨恨,當此境況,也真是怒從心底起,惡向膽邊生,如何聽得進淩蘇雪的提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