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約(四)(1 / 2)

火無涯道:“這些蒙古韃子好生蠻橫,我與他們說講‘百步穿楊’的故事,他們卻說要撞沉咱們的小船。”

水遊仙眉頭皺起,沉吟不語。眼見大船越劃越近,火無涯又道:“水遊仙,你號稱水中之王,須得想個法子,阻止蒙古韃子的好,否則小船一叫撞沉,咱們都死定啦,隻有你能活命!”

水遊仙道:“這個好辦。”往腰間一扯,摸出一柄短刀,道:“火無涯,你快走,我下去看看!”將短刀銜在口中,“撲通”一頭紮進水裏。火無涯喜上眉梢,對茫茫大海叫一聲:“水遊仙,有勞你了!”

轉身入艙,命令船夫快快劃船。

弓未冷見水遊仙投入水中,心裏大驚,對忻都道:“將軍,水遊仙名震江南,水上水下,無人能敵,他若靠近大船,在船地鑿個透明窟窿,那便糟糕了。”

忻都身披錦衣,拔出腰間彎刀,往前一指,高聲道:“大師說了,這南人很是厲害,千萬別讓他靠近我們的大船!”

傳令下去,停住大船,吩咐船上的水師潛去水中,手持嵌有倒刺的漁網,欲將他擋在船外。

船上的十四名水兵奮勇當先,應了一聲,嘴中含了尖刀利刃,牽著漁網,投入海中。

大宋興盛之時,蒙古人深居漠北,從未南下,是而陸戰慣熟,水戰卻是一竅不通。正如紮合裏所言,大蒙古勇士在陸地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可一到海上,便暈船得厲害。因而在蒙古人的軍中,水師少之又少。

忽必烈西拓疆土,北定中原,南征大理諸國,所到之處,皆是望風而降,由是便欲開拓海外疆土,遠征扶桑。

扶桑本是小國,疆土之小,仍多半皆由小島組成。豈知蒙古大軍去處,因天時地利,竟然傷折大半,灰溜溜回來。兩次遠征,均未成功,其中第二次,便由忻都指揮。還是以敗告終。

忻都心高氣傲,絕不服輸,在殿前請纓,再次東征扶桑。若不是弓未冷得知他方從滄海下海,命布脫攜書信與他,此刻他的大船恐已快到扶桑了。

忻都這次的三萬大軍之中,有一萬是投降的南人,餘下的皆是蒙古人,水師卻隻有一百人。除開充當船夫的士兵之外,便隻有二十來名水師了。

十四名士兵投入海中,便往下猛沉,張開漁網,心知來人水性極佳,若是將其捉住獻給將軍,必有封賞。眾人心中皆是這般想法,一時奮勇當先,拚命往前。

忻都與弓未冷心中略定。弓未冷手捋胡須,忻都按住腰刀的手不自禁鬆了開,見形意門那艘船越劃越遠,心中又是一緊。

十四人沉入深海,海麵漸趨平靜,也不知他們遊到了何處。夜風習習,拂得弓未冷衣袍翻飛。此時已近五月,海風甚是潮濕,夜晚吹來,仍舊不免生涼。一個士兵“噗”地打了個哈欠,忽然間,隻聽得“咕嚕”一聲,海麵便似炸開了的鍋,不遠處如噴泉般湧起一抹鮮紅!

弓未冷、忻都等人心裏一揪,一個人頭已從湧血處冒了出來,定睛一看,正是一個蒙古士兵。

船上的蒙古士兵都吃了一驚,繃緊了心弦,一時間,偌大的

“咕嚕……咕嚕”又是兩聲響起。接著又有兩具屍體浮上水麵,不是蒙古人的水師卻又是誰?過不多時,

霎時間,忽明忽暗的燈火之下,七八處湧出一大片殷紅來。

船上之人,不諳水性,唯有遠遠觀望,觸目崩心,卻也束手無策。弓未冷滿麵鐵青,一言不發,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一柄長槍,凝神以待。待得第十三具屍體浮出水麵,他覷準方位,“嘿!”“謔!”兩聲劇呼,長槍筆直射入水中。

“啊呀”一聲模糊聲過,一大股鮮血又從海底冒出來。眾士兵見大師一擊便中,正待驚呼,忽然水珠四起,漫天水珠之中,一人衝破海麵,朝大船飛來。那人來得好快,頃刻間便飛到大船三尺之處,眾人都未曾看清他的麵目。

就在這電光石火之間,弓未冷蓄足十分力氣,飛身上前,“嘿”的一聲,奮力推出。豈知一碰及那人軀體,隻覺軟綿綿的,竟然毫無抵抗之力。

定睛一看,弓未冷目眥欲裂。敢情那飛上來的,竟然是第十四名士兵的軀體。他扔擲過去的那柄長槍,正插在他的左肩之上,深入骨髓。

蒙古士兵均覺魂飛魄散,不自禁瑟瑟發抖。弓未冷怒不可遏,高聲道:“在水底下偷偷摸摸,算什麼英雄?”

海麵“波”的一聲,探出水遊仙的頭來,他連殺了十四名士兵的性命,心下甚是得意,“嘿嘿”大笑道:“哈哈,我偏不上來,你能……”

他本擬說“你能奈我何?”這一句話,“奈我何”三字未曾脫口,弓未冷掌中真力一吐,疾風驟雨般朝他鋪天蓋地而去。原來方才弓未冷說的這一句話,卻是為了激他出來。

“啪啪啪”三聲震海之響,驚起千層巨浪,水遊仙卻已銷匿得無影無蹤。弓未冷大驚失色,道:“眾士兵凝神戒備,謹防這人過來鑿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