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眼光(1 / 2)

薑林俊一邊走一邊說道:“剛才我說了,把店開在學校正門邊上,那裏人流量確實很大,但生意卻並不好做,這是因為他們雖然知道人流量對店的生意影響很大,但卻並沒有去想這個人流量到底是不是有效人流量。”

“我在開這個店之前觀察了很久,最終才決定開在這裏,因為我沒錢,虧不起,當時開店的那筆錢還是學費,我拖著沒交,三個月之後就全部賺了回來,然後才交了學費。”

張可人開口問道:“什麼叫有效人流量?”

“這是我自己瞎起的名字,我這麼說你就明白了,正門口那裏的人流量雖然多,有公交站台有十字路口,但去公交站台的人都是去等車的,不是去買東西或者消費的。”

“另外十字路口人流量雖然大,但那隻是假象,這些人都是路人,他們隻是經過這裏,基本上不會在這裏停留,所以這些人流量實際上都不是有效人流量。”薑林俊說著抽了口香煙。

一直在仔細聽的張誌強點了點頭說道:“有道理,市裏麵的商業街就完全不一樣,雖然那裏也是街道,但大家都知道那裏是商業區,去那裏的人,就是去消費的,去買東西的,所以那裏的人流量是真正的人流量。”

薑林俊一聽,點了點頭,這道理雖然簡單直白,但若是不去想,也很難發現,他自己是一門心思琢磨分析,最終才得到了這麼一個結論。

雖然張誌強是聽自己說的,但他可以舉一反三,馬上聯想到市裏的商業街,這也是一種天賦。

“而且正門那裏環境也差,車來車往,噪音大,灰塵也大,一般人除非是等車,根本不願意在那裏多待,這樣的地方,要是開門做吃的方麵的生意,那生意肯定好不到哪去,就算你店裏弄得再幹淨衛生,人家在外麵一看,第一印象就不好,都是白搭。”薑林俊說道。

張誌強聽完了之後不斷點頭,看來這薑林俊還真不是一個普通人,果真是有著幾把刷子的,和他一比,炒飯王那點生意經,就顯得很不入流了。

薑林俊是一個真正動腦子去做生意的家夥。

張誌強從口袋裏摸出香煙,兩人再次抽了起來,這時候已經走到了薑林俊的小店門口,因為是開在學校邊上,基本上生意從下午就會開始有,所以他的小店這會兒已經開門了。

乍一看上去和一般的燒烤店沒什麼區別,外麵擺了一個烤爐,一個在他店裏打工的學生正在烤串,店外擺了幾張桌子,店內也有。

不過這會兒的人都坐在店裏麵,畢竟現在這天氣還比較熱,裏麵是開了空調的。

張誌強和張可人跟著薑林俊走進了店裏,他向在店裏吃東西的學生打招呼,然後又稍微問了一下店裏打工學生今天的情況,然後就帶著張誌強和張可人往樓上走去。

小店並不大,樓上隻隔了兩間,一間是薑林俊用來睡覺的房間,另外一間就是一個小包廂。

進入包廂之後,薑林俊拿過一個單子,遞給張可人說道:“點東西,再下去拿一箱啤酒來,先上三十個烤串,一盤花生米。”

然後他對張誌強說道:“你吃什麼?”

張誌強看了一眼張可人說道:“隨便點吧,我無所謂,什麼都吃。”

等張可人拿著單子下去之後,薑林俊發了一根香煙給張誌強,兩人點上了他才問道:“你剛才進來的時候有沒有注意到我這個店和別人的不一樣?”

張誌強皺起眉頭,仔細地想了想,他在心中將剛才進店之前看到的東西和自己平時看見過的那些燒烤店在心裏做比較。

“看起來沒什麼區別,但給人的感覺要更幹淨和安靜。”張誌強說道。

薑林俊笑了起來,點頭說道:“對,你說的沒錯,那你有沒有想到這是為什麼呢?”

張誌強想了一會兒之後說道:“因為這邊的環境本來就比較好,另外外麵的那條路比較窄,沒什麼大車開過。”

“不錯,你說的這些都是對的,但還有一些原因你就不知道了。”薑林俊說道:“學校後門這條路,是學校修的,本來就不是讓大車開的,隻是方便學生進出,所以這條路進出的都是學生。”

“而且你看到了,這邊的環境比較好,也比較安靜,路邊上的兩排梧桐,還有格子人行道,這些加在一起,使得學校裏麵談對象的晚上散步都喜歡來這邊,環境好,燈光暗。”

薑林俊說著笑了笑:“既然是在學校邊上開店,那麼目標客戶群體,當然就是學生了,走正門的都是出去有事情的,誰會在那裏吃飯?這後麵這邊就不一樣了,來這裏的學生都是出來逛的,雖然他們在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直接的消費意識,但相對來說,他們是出來休閑的,就具備消費潛質,所以我的店開在這裏之後,生意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