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平衡(1 / 2)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這是道家鼻祖老子所著《道德經》中的一句話。這話聽起來讓很多人覺得很是舒服。當然,也有很多人感覺不舒服。因為這句話迎合了大多數人殺富濟貧的“俠義”心理,同時也觸疼了那些“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儒商們。

在許多武俠小說裏麵,都有一些長相英俊,武功高強之輩,可以高來高去,登堂入室猶入無人之境。而且這種高人往往對掙紮在最底層的勞苦大眾心存同情,也可能是他們認為財富是勞動人民創造的,就應該歸還給勞動人民吧,這些俠士中的某些人,就夜入那些為富不仁之家,取些錢財,分給他看到的那些勞苦大眾,百姓感念其恩,跪謝稱其為“大俠”,其實就是道德情操比較高級點兒的“小偷”而已。

大俠,俠之大義,為國為民,死而後已。這樣的大俠好像隻有當年固守襄陽城,抵禦蒙古大軍入侵的郭靖郭大俠可以做到,而憂天下之憂而憂,樂天下之樂而樂,是一般的大俠最喜聞樂見的。

某人憂慮天下窮苦百姓之疾苦,就從有錢人那裏拿了一些財物,送給他們,解決他們的痛苦,雖然無法一勞永逸的解決這種曆朝曆代皇帝都無法解決的問題,卻也給那些窮困潦倒的百姓帶來了暫時的歡樂。

真正的俠之大義者,看了心裏也是舒爽之極,也就不去管他。

他是舒服了,可是那些丟失財物的富商們對這些個像夜貓子一樣的大俠們恨之入骨,把他們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其中展開的各種故事情節就不在本書討論範圍之內了。

這種拿別人家裏的錢財,去做招攬人心,獲取名聲的事情,在過去古代的時候也就算了,畢竟那都是多少年前陳芝麻爛穀子的事情了,現在的警察也不會穿越千年萬年的曆史去再追究他們什麼了,大家權當做飯後茶餘調侃解悶,換取一笑的故事聊一聊就行了。

如果現在誰要是腦袋一熱,拿個大褲衩往頭上一套,冒充奧特曼蒙著臉去做這種登堂入室獲取財物,然後再到大街上施舍給那些無家可歸者,那我就要恭喜他了,因為這樣的人離著坐牢不遠了,也許馬上就能進去了。

他也不想一想,現在都是高樓大廈,鋼筋混凝土澆灌而成,堅固程度不亞於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反動派修建的碉堡什麼的防禦工事。隨便扔幾顆手榴彈房子隻要好好修飾一下還可以繼續住人!

簡直是馬蜂窩式的現代巨型碉堡!

並且高來高去也是個危險的活,要想登堂入室將為富不仁者家裏的財物“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那也得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那個本事。你以為你是燕子李三輕功高明,像個氫氣球想飄多高就飄多高?

千萬別爬了半截,往下一看:“哎呦,媽呀,這麼高?!還是下去吧……”

可是下又下不來了,這才發現自己有恐高症,一陣眩暈手酸腳麻,險些掉下去。

幸好身上拴著安全繩,不然真的要姓陳名到底了!

隻好堅持到被人發現,讓110給解救下來,順道送到看守所裏去,沒有縮骨術別想跑出來。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