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馥這次打帶來的三萬大軍中,除開兩萬步兵外,其他的一萬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其中輕重騎兵的分配比例為四六開,四自然是重騎兵的,因為價格上的問題所以數量自然是要少很多的,而在價格上比較便宜的輕騎兵肯定是要多些的,但是一般的諸侯輕重騎兵比例至少都是三七開,而韓馥這次卻是四六開,不得不說的是從這點上便可以證明韓馥對這次額結盟大會是非常上心的。
帶著自己的親衛營和淩磊等大將一直行動道結盟台的跟前後才停了下來,按照計劃隻帶上淩磊和趙雲,其他的人都是留在下麵等待著韓馥的進一步命令,等到韓馥剛剛上台後卻發現兩邊十八個位置早就已經隻剩下了了兩個,很顯然其中一個正是留給韓馥的。
等到韓馥三人上了台子後,作為首位上的以為身穿銀白色戰甲的中年男子立刻笑著站了起來,跟韓馥打招呼道:“嗬嗬,文傑啊,你怎麼才到了,我們大家都等了你很久了。”
隻是麵對這個人的熱烈迎接韓馥的臉色卻不知道好,隻是皮笑肉不笑的隨便回答了一句後才直接朝著自己的位置上麵走去,很顯然韓馥非常不代價這個人,但是淩磊卻不知道為什麼韓馥會這麼對待一個對他笑臉相迎的人呢?不是有句話說的好,伸手不打笑臉人的麼?這在淩磊的心中是非常疑問的。
所以在跟著韓馥走到自己所在位置後,即使是站在後麵的淩磊也忍不住了,不禁跟站在自己旁邊的趙雲輕聲說道:“子龍,主公為什麼這麼對這穿銀白戰甲的男人,他那不是在對我們笑臉相迎的麼?”
趙雲略帶驚訝的忘了一眼淩磊道:“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這個穿銀白戰甲的男人是誰啊,如果知道的話你不應該問我這個話的才對啊。”
淩磊不接的道:“難道我應該認識他的麼?”
趙雲點點頭道:“當然,你當然應該認識他,他不就是一直在和你合作的袁紹袁本初麼?而且傳說他還是這次結盟大會的盟主,基本上就是你口中所說的內定了。”
一聽到袁紹這個名字,淩磊便頓時激動的咬牙切齒起來,拳頭僅僅的攥在一起,如果不是因為怕失態的話,淩磊早就發表了,強忍住自己心中的憤怒,淩磊好不容易才算是找了一個問題把自己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輕輕轉頭跟趙雲道:“子龍,你認識這些諸侯麼?我還真是一個都不認識,現在畢竟要和他們打叫道了,還是知道點他們的底細才叫好啊,你可以告訴下我麼?你知道的話。”
淩磊現在的這個問題便是想要急切的知道在,這些諸侯到底是誰和誰,雖然淩磊對他們各自的信息都非常的清楚,但是如果不知道本人的話,那淩磊還是沒有一點作用的,所以淩磊才會問這個問題。
趙雲輕輕的思索了一陣後,才微微點頭道: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了,但是還是勉強可以全部都告訴你的,從這邊看的話,這個坐在中間的袁紹你是知道的,而他旁邊的那個便是袁術,也就是他的弟弟,然後。。。。。
根據趙雲的話,袁術的身邊便是豫州刺史孔鈾,根據淩磊的記憶這個孔鈾便是那個小時候讓梨的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文學家,“建安七子”之首。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
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建安元年(196),征還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大中大夫。
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為曹操所殺。能詩善文。散文鋒利簡潔,代表作是《薦禰衡表》。六言詩反映了漢末動亂的現實。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孔北海集》。
孔融之後便是兗州刺史劉岱他所掌管的充州可以說是曆史上北方的兵家必爭之地,也是未來曹操發家的地方,但是劉岱這個人自然是沒有什麼本事的要不然的話充州又怎麼會被韓馥奪走呢?所以對於這樣沒怎麼名氣的人,淩磊心中的記憶自然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