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他又想到山洞外麵那些凝立不動的石雕,那豈不也是一個個停擺的座鍾?
座鍾停擺導致了時間也停止,反過來說,時間停止才導致了座鍾的停擺。那麼,是什麼導致了一切聲音消失?難道是左右地球萬物的那隻“座鍾”也停擺了嗎?
林軒搖搖頭,重新梳理思路:“地球的自轉、公轉都是精密而恒定的一種運動狀態,比地球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名表更精確,所以地球人才專門成立了格林威治天文台來測算、追蹤它的運行軌跡,並且設定了格林威治時間,給全球各個時區的鍾表劃定標準時間。如此來說,地球的自轉產生了一晝夜的時間、公轉產生了一年的時間,就像《愛你一萬年》那首歌中唱的——”
演唱那首歌的是林軒非常喜愛的一個香港歌星,從前每次聽那首歌,林軒的心靈都有所觸動。
“如果地球停擺……如果地球軸心停擺,那會怎麼樣?”林軒低聲自問。
地球同太陽係其它八大行星一樣,在繞太陽公轉的同時,圍繞著一根假想的自轉軸在不停地轉動,這就是地球的自轉。
自轉是指天體沿著一條穿越自身的軸進行旋轉,這條軸被稱為“自轉軸”。地球的自轉軸與黃道麵成66.34度夾角,而且穿越地球的質心。同樣,衛星、行星、恒星、星係都存在這種運動形式。地球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4秒,月球自轉一周的時間跟它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相同﹐都是27天7小時43分11.5秒。
如果自轉停擺,則地球上的該時間段就不會存在了。
可想而知,當地球的自轉、公轉全部消失之後,它將會變成宇宙中的一顆“死星”。
“死星”一詞來自於著名電影《星球大戰》,電影上映兩年之後,“旅行者”號飛船飛臨土星,當飛船傳回土星的衛星“土衛一”的照片時,所有看到照片的人都大吃一驚,因為土衛一和電影中的死星非常相似。土衛一的直徑長軸為185.5千米,和電影中預設的死星大小也相差無幾。
土衛一上的赫歇爾隕石坑直徑接近於該衛星直徑的三分之一,是太陽係中與本行星比例最大的隕石坑,其坑緣高達5公裏,部分坑底則深達10公裏,而其中心山峰則高出坑底6公裏。如果地球上出現同等比例的撞擊坑,則其直徑將會達到4000公裏,超過加拿大的寬度。形成這個撞擊坑的那個撞擊事件幾乎將土衛一撞得粉碎,在撞擊坑的相對側仍能清楚地看到斷裂地形,那是撞擊之後橫貫星體的衝擊波造成的。
“死星?死亡的地球?如果‘大殺器’能造成赫歇爾隕石坑撞擊事件那樣的巨大殺傷力,則地球也會被攔腰撞斷,最終四分五裂……”林軒皺眉,因為太多零散事件被貫穿起來之後,輪廓漸漸清晰,最終指向了“地球大毀滅”的恐怖命題。
當然,地球也許早就經曆過類似的“撞擊、自爆”事件,因為早在 1984年8月29日,美國科學家就證明了“大陸板塊漂移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