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狗食月(2 / 2)

林軒的智慧足以明白黑人在說什麼,因為很多日本傳說中,“天狗”的作用就類似於現代宇宙理論裏的“黑洞”,它能夠狂暴地吞噬一切,無可匹敵。可以簡而化之地說,“天狗食月”就等於是一個類似於“黑洞”的怪異天體將月球吞噬,然後又吐出的過程。

在那個過程中,“天狗”不是“狗”,而是一種未知天體。

在這些神秘莫測的宇宙現象中,人類的想象力已經被窮盡全部,無法用“黑洞”以外的理論重新推演“天狗”的生存模式以及活動規律。

其實,地球人一直沒有放棄對於“天狗食月”的思考。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達米亞已經有了世界最早的月食記錄,其次是中國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記錄。古代中國與非洲民間認為月食是“天狗吞月”,必須敲鑼打鼓才能趕走天狗。在漢朝時,張衡就已經發現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認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麵把太陽的光擋住了——“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

公元前4世紀,亞裏土多德從月食時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圓的,而推斷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紀的古希臘天文學家阿利斯塔克和公元前2世紀的伊巴穀都提出通過月食測定太陽、地球、月球係統的相對大小。伊巴穀還提出在相距遙遠的兩個地方同時觀測月食,來測量地理經度。2世紀,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記錄來研究月球運動,這種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衛星出現之前,科學家一直通過觀測月食來探索地球的大氣結構。

月食,是可以用現代物理學、唯物主義理論來證明的東西,但談及“月食”,就不能不提及“天狗”。日本大和民族因為特殊的海島地理特征,對“天狗”這一神話動物做過非常深入的探究。

日語裏,對於“天狗”這種神物區分為中國式的天狗和日本式兩種。通常,日文漢字也將“天狗”寫作“萬骨坊”,是日本最廣為人知的妖怪之一。《山海經》中記錄的“天狗”是有如狐狸般的動物,在日本被稱之為“天狐”。日本神話中,天狗臉是大紅色,有著高高的鼻子,有點像長臂猿,手持團扇,長得十分高大。它住在深山之中,忽善忽惡,具有讓人類感到恐怖的神力。同時,它的背後長著一雙巨大的翅膀,可以自由地翱翔於天空中,如飛鷹攫兔一般襲擊修行者與妖魔鬼怪。

全球聞名的“天狗之寺”是日本的鞍馬寺,該寺位於日本京都市左京區鞍馬本町,由著名高僧鑒真和尚的高徒鑒禎上人創建於公元770年,號鬆尾山金剛壽命院,後來由藤原伊勢人於延曆十五年營建堂舍,然後受命桓武天皇大規模營造迦藍,並出現在日本史書《枕草子》和《源氏物語》中。不過,可惜的是,鞍馬寺裏在漫長的曆史中屢遭神秘火災襲擾,寺中記錄“天狗”行蹤的古籍蕩然無存,如今寺內建築多為昭和年間複原之作。該寺以天狗傳說而聞名全球,被奉仰為守護都城鬼門之寺。

林軒在日本遊曆時,曾兩度拜謁鞍馬寺,並按照日本人的習俗,下榻於鞍馬寺後的臨溪客棧。

據說,有道行的修行者能夠在夜晚的溪水倒影中看到天狗逡巡於鞍馬寺內外,捕食惡鬼,通宵不止。

至今,日本的鞍馬寺仍供奉著天狗的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