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三位教主上台之後,四麵各來一黃袍如意冠的仙人,於第一次台上各自站立一個;東邊來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幡,按東方甲乙木。西邊來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幡,按西方庚辛金。南邊來二十五人,各穿紅衣,手持紅幡,按南方丙丁火。北邊來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烏幡,按北方壬癸水。
【07】第二圍是三百六十五人,衣著不一,手中各執大紅幡,三百六十五麵,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圍立七十二員牙將,各執劍戟瓜錘,按七十二候。三圍之中,各讀祭器祝文;
自一層之下,兩邊儀仗雁翅排列,衣冠整肅,劍戟森嚴,從古無兩。
【08】儀仗齊整,元始天尊點將台居高臨下,謂闡教眾散仙曰:“維商帝子載十有一年孟春丁卯朔,朕元始天尊,曉諭眾將,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今梨王帕裏,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絕於天,結怨於吠陀眾神,作成殺戮,毒痛四海。崇信奸回,放黜西老,屏棄典型,因奴正士;郊祉不修,神廟不享,視西洲為修羅之享。無辜吠陀,上帝弗順人,發承上帝,以遏亂略,華夷蠻貊,罕不率俾。惟我三教,為宇求賢,乃請兄弟以助朕。三軍大會梵都安拉,以彰天討,取彼獨夫,永靖四海。所賴有神,尚克相予,以濟兆民,無作神羞;克成厥勳,誕膺天命,以撫方夏,懇祈照臨,永光西土,神其鑒茲,伏惟尚饗!”
【09】元始天尊言罷,軍政司玉清真王南極仙翁上台啟曰:“教主發鼓豎旗。”兩邊鼓響,拽地寶來。軍政司南極仙翁請元始天尊戴護頂之寶。軍政官廣成子天皇真人用紅漆端盤,棒上一頂金盔來,怎見得?黃鄧鄧耀目鏡,玲瓏花樣稱;豎三人叉攢四鳳,六瓣六楞紫金盔。纓絡翻,朱砂迸,珊瑚碧玉周圍繞,瑪瑙珍珠前麵釘。
廣成子將盔捧與元始天尊戴上,又傳令取袍甲上台。軍政官赤精子、雲中子高捧袍鎧,獻在台上。怎見得?龍舌口,獸吞肩,紅似火,赤似煙。老君爐曾燒煉,千錘打,萬錘顛,綠絨扣,紫絨穿,迸銅錘,扛鐵鞭。鎖子文,甲上懸,披一領按南方內丁火;茜草染,煙脂抹,五彩裝花千朵遍。金織就,大紅袍,係一條四指闊,羊脂玉,瑪瑙,琥珀砌,紫金雀舌八寶攢就白玉帶。
【10】元始天剛剛穿戴整齊,兩個聲音念詩而來,詩曰:斷決群凶教化民,建都成邑社稷翁。春風化育蓬萊洲,當年敕修玉虛宮。“闡教主,要去西天熱鬧,怎的能不等我兄弟也。”
三教群仙並吠陀教眾神尋聲往去,隻見兩個黃袍仙翁走將過來,左一個身著青衣,右一個緊勒黑衣,都是三花聚頂的大羅金仙。元始天尊為吠陀教眾神介紹此二翁乃是女皇氏之後,有巢氏之臣,一直居住在蓬萊;內著青衣的為兄,乃天庭英明星君;內著黑衣的為弟,乃天庭英暗星君;都是司掌國都的神祇。吠陀眾仙神大喜,再三表示感謝。
【11】元始天尊吩咐二神站立兩旁,降生天尊(太上老君)點明隊伍,一共二十萬大隊人馬。元始天尊點玉泉山大猿王帶一萬人馬為頭站先鋒:“須要逢山開路,遇水成橋。此去梨蠻人馬甚是驍勇,一到邊關停住紮營,待本帥大兵到了,然後開鋒打仗。若然私自開兵,本帥一到,就要取你首級。”猿先鋒一聲答應:“是,得令。”那先鋒大猿王,好不威風,頭戴烏金開口獬豸盔,身穿烏油黑鐵內襯皂羅袍,左懸弓,右插箭,手提開山大斧,須髯多是花白了。
隻看猿王有六旬外樣貌,上馬還與天神相似,這般利害得狠。他領了精壯人馬一萬前去,逢山開路,遇水成橋,竟望印度河大路而行。
【12】回言要講到三尊教主龍駕。請大教主降生天尊(太上老君)料理闡教大事,托殿下南極仙翁權掌朝綱。元始天尊同副教主燃燈道人,出了午朝門,跨上麋鹿四不像,一竟到教軍場來。有十二金仙接到禦駕,遂命宰殺牛羊,奠旗纛神抵。元始天尊禦奠三杯,祭旗已畢,吩咐發雷起營。那一時哄嚨嚨三聲雷起,拔寨起兵,前麵有二十萬人馬擺開陣伍,底下有一十六家總兵官,多是弓上弦,刀在鞘。
【13】那些人馬離了昆侖,正往西方進發,好不威靈震赫。這些地方百姓人家,多是家家下闥戶戶關門。正是:世宗登位十一年,風調雨順國平安。吠陀教下帕裏王,驅趕天神進中原。
昆侖闡教元始帝,今日興兵禦駕前。旗幡五色驚神鬼,劍戟毫光映日天。金盔銀鎧多威武,寶馬龍駒錦繡鞍。南來將士如神助,馬到成功定梨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