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用了不到半點的時間,護民軍取襄陽,下揚州,破金陵,不但把地盤擴大了三分之一,還徹底封住了明受小朝廷北進的路線。
有了金陵和襄陽這兩個長江南岸的據點,護民軍隨時都可以長驅兩浙,把明受小朝廷攆進大海。
嶽飛之所以沒有下令攻取兩浙,一是要儲備軍甲糧草,應對秋冬的金兵南下,第二則是曾和金兵勾結的趙構已死,如今剛剛上位的小皇帝趙旉並沒有得罪護民軍的地方。護民軍攻打趙旉,屬於“名不正,言不順”。就算能夠成功攻取兩浙,也完全是以暴力取勝。
偏偏這一點是嶽飛無法容忍的。
嶽飛的真正夢想不是稱王稱帝,而是療治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中華大地上越來越惡劣的政治生態。很多人提起春秋戰國時期,第一印象就是戰亂頻仍,國與國之間無日不戰。但很多人忘記了那個時候的戰鬥,不止講暴力,還講公義。在最殘酷的戰場上依然保留著人性的底線。所謂的“不殺降,不擒二毛。”投降了就不會被殺。少年兵士和頭上有了白頭發的老兵也不會被擒。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綿延幾百年的春秋戰國,華夏大地上的人口一直在增長,華夏能夠控製的核心地盤也一直在擴大。燕趙兩國直接把疆土擴大到了北方草原。
而秦的野蠻變法地,還有“以首級論軍功”的無底線戰爭法則,直接把華夏大地的戰爭文明完全摧毀。
正是從秦國的崛起開始,斬首,殺降,屠殺婦孺,為了取得勝利可以背信棄義,可以無所不為,戰爭終於變成了徹頭徹尾的野蠻遊戲。
時人隻看到秦的一統天下,卻沒看到天下的戶口減少了三分之一。秦的殘酷統治,甚至逼得向來視蠻夷為仇敵的燕趙百姓跑到了北方草原上投靠蠻夷,從而大大加快了蠻夷民族的文明化,終於成了華夏文明的生死仇敵。
因為秦用野蠻手段得了天下,講道義的統統取得了失敗,也就給後來的野心家們樹了一個惡劣的先例。
後來的改朝換代就徹底變成了全天下百姓的大災難。
秦漢之際,持續不到十年的戰爭,讓天下戶口減少了三分之二。東漢末年的三國更加誇張,董卓亂政時,天下尚有四千萬漢人。晉國一統時,全天下隻剩二百萬漢人。五胡亂華的最重要原因,並不是晉國皇族的自相殘殺,而是當時的黃河以北,內遷胡人的總人數比漢人還要多。這才是五胡亂華真正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隋唐之際,人口比例更是減少得嚇人。到了唐玄宗時期,人口規模才恢複到隋朝末期。然而隨之又是一場安史之亂,天下戶口直接減半。
五代十國時期,橫行天下的兵匪,有好多支軍隊直接走到哪裏吃到哪裏,他們吃的不是糧食,而是活生生的人肉。如魔王秦宗權,喜食小兒孫儒。這些軍隊所到之處,真的隻剩下一地白骨。
通過這些越來越殘酷的改朝換代可以看出來,華夏戰爭愈來愈趨向於毫無下限。誰的手段最狠,誰就能笑到最後。惟一苦的就是百姓。
嶽飛雖然有了後世的記憶,也知道後世國家的運行模式,不過嶽飛也不是王莽那樣不切實際的理想主義者,嶽飛不會在宋朝推行後世的國家模式。
可是他也不會全盤照搬曹操等人的建國模式。
嶽飛想以身作則,用一場又一場略存道義底線的戰爭來改變宋人的戰爭觀。當然,真想讓自己的戰爭模式對後世起到垂範作用,護民軍就必須笑到最後。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曆史很殘酷,失敗者是沒有發言權的。
嶽飛之所以鎖揚州城,卻要讓揚州百姓完全出城,正是為了向天下各方勢力作一個表態,“戰爭是軍人的事。若是誰敢拉著百姓殉葬,那就是禽獸不如的東西。應該天下共誅之。”
護民軍此次南下,攻下了十幾座城池,殺戮卻極少。不但百姓們沒遭屠戮,連趙宋的官員們,除了民憤極大的被斬首,大多能保全身家性命。
南征之前,護民軍雖然兵威極盛,戰無不勝,但天下人總對護民軍抱有疑慮。他們不知道護民軍的軍政模式到底能不能持續下去。
畢竟嶽飛太過婦人之仁了,某些方麵比項羽更過分,項羽雖然愛惜士卒,但不恤百姓,對敵人更是動不動就烹之。
反觀嶽飛起兵四年,似乎還沒有因為私憤殺過任何一個人。
這樣的人能笑到最後嗎?
然而拿下了襄陽和金陵,天下人再不敢懷疑護民軍的能力。這樣無堅不摧的兵鋒,得天下如翻掌耳。
如今的護民軍,就像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雖然四周存在著各方勢力,但後周的軍力和國力明顯可以吊打周邊勢力。隻要不犯大的錯誤,護民軍肯定能夠掃平四方,一統天下。
正是因為看好護民軍的未來,嶽飛從襄陽回到汴梁後,懷抱各種目的的文臣武將及各方士人開始大規模的勸進。
他們引經據典,言之鑿鑿,甚至用略帶威脅的語氣告訴護民軍的三大巨頭,護民軍如今已經全取中原,嶽帥必須要登基稱帝了。若再不稱帝,隻會讓胡大散播的“嶽飛沒有稱帝的命格”的謠言更加深入人心。到時候萬一文臣武將起了另樣心思,護民軍就會垮掉。
護民軍中的重要人物,文官以徐州的石不遇為首,武將以張累羅延慶為首,也都一再明示嶽飛,護民軍是該往前走一步了。
若是一直以這種不王不霸的尷尬模式繼續下去,真的會讓那些渴望光宗耀祖的將士們失望。在汴梁的大帥府中,張累直接告訴嶽飛,“嶽帥,人心這種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四年前,大家跟著嶽帥打金狗,也許真的沒有任何私心,隻是為了保家衛國,殺滅金狗。那時候,可能很多將軍想得都很簡單。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如今我們護民軍兵強馬壯,完全有了立國的本錢。將士們當然也就想要更多。單純的高額軍餉已經滿足不了他們了。他們想要的,是名正言順的朝廷高官,也是名正言順的光宗耀祖。嶽帥,真的不能再這樣持續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