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七年元月二十五,牛皋率步騎混編的九萬大軍抵達涿州城下。靖康七年元月二十八,嶽飛率領近衛師團和背嵬軍的二萬精騎也抵達涿州城下,與牛皋會合。
護民軍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女真大軍。當然,女真大軍還有十萬漢兒軍,由幾個降金的義勝軍萬戶統領。
不過這些炮灰軍,壓根沒被護民軍放在心上。就憑他們身上的紙甲棉甲和手中的劣質武器,一萬護民軍就足以擊潰他們。
靖康七年元月二十九,嶽飛走出大營,和宗望談判,讓他率領金兵退出燕雲十六州,回到黃龍府。
宗望哈哈大笑,“嶽飛,你的護民軍固然能征善戰,我們大金國的鐵騎也是橫掃天下的強軍。難道就憑你一句話,我們就要把燕雲拱手相讓?你還真當自己是天下之主啊?你隻是中原的皇帝,我們大金國可不承認。”
嶽飛也沒有再勸。他之所以勸宗望率兵退回黃龍府,一半是為金兵考慮。胡大雖然和宗望早有勾結。但這次西域借兵的事,胡大絕對瞞著宗望和金國。
都是遊牧民族,宗望當然明白遊牧騎兵的本性。嚴格來說,燒殺搶掠就是遊牧騎兵的常規操作。不管殺到哪裏,遊牧騎兵都必須就地補給。想就地補給,最好的辦法就是殺和搶。
西域聯軍一旦殺到燕雲,他們不隻是對護民軍不客氣,對金人和契丹人也不會有絲毫客氣。如果金兵在燕雲折損過多,西域聯軍乘勢滅了他們也不稀奇。
金人固然可恨,畢竟也是黃帝後裔,黑頭發黃皮膚的人,在嶽效飛那個時代,已經成了華夏民族的一部分。
所以嶽飛還是想讓金兵保存實力,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和護民軍聯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良言難勸該死鬼。
完顏宗望可不知道西域聯軍的事兒。嶽飛也不可能主動告訴他。若是讓他知道數月之後,就會有幾十萬大軍從草原殺來,他可能會有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就是撤出燕雲,全軍回黃龍府固守。第二個選擇就是死守燕雲,把護民軍拖死在這裏,然後會合西域聯軍滅殺華夏。
嶽飛不能冒險。
麵對宗望的狂妄之詞,嶽飛也隻是搖了搖頭,轉身回到營寨之中,告訴牛皋。“可以進攻了。今天就在涿州城下,一舉擊潰宗望大軍。”
按照護民軍以往的戰鬥慣例,總是重甲步兵率先進攻,隨後就是騎兵從兩翼突擊。
為了應付這種進攻方式,宗望也在軍陣前列布了一萬女真重甲步兵,分為二十排。每排五百人。
這些重甲步兵多是從山林裏抓來的生女真,個個身高體闊,無比雄壯。重甲步兵的幾個千戶長也都是生裂熊虎之輩,戰力無比強悍。
有了這些不畏刀箭的重甲步兵,宗望相信,護民軍那兩個重甲將領破陣能力再強,也休想突破這些女真重甲的攔截。
然而燕雲軍團的這次出擊卻一反常態。隨著大營中有節奏的鼓聲,護民軍的步兵讓開去路,一輛輛如意車推了出來,如意車正對敵軍的方向全都裝滿了鋒銳的槍頭,車身上繪著各種怪獸,上麵蒙著獸皮,看上去無比槮人。
近千輛如意車組成了車牆,完全護住了護民軍步兵的正麵。如意車之後,架起了二百門輕便的火炮。
宗望在涿州城頭看得很清楚,二百門火炮全數對準了女真兵步。
“不好。”宗望大聲說道,“這個嶽南蠻,他到底從哪裏弄出了這麼多火炮?他是準備用火炮轟散我軍大陣。擂鼓,命令宗弼和闍母從兩翼發動進攻,從側麵殺過去,有機會就搗毀護民軍的炮營,沒機會也要拚命牽製住,攪亂護民軍。同時打開涿州城門,讓重甲步兵迅速後退,用漢兒軍頂在前麵。”
隨著金兵蒼涼的號角聲,完顏宗弼和完顏闍母各率二萬騎,向著護民軍的兩翼發起了進攻。護民軍的高台上,牛皋同樣揮動兩麵小旗,一萬黑甲軍和近衛師團直接迎了上去。
嶽飛看到女真的重甲步兵,似乎正準備向後移動,不由微微一笑,“宗望這廝想把精銳軍團撤入城中,憑城固守。哼,他想的也太好了。命令炮營,全力開炮。”
二百門火炮同時開火。震耳欲聾的炮聲之中,一發發炮彈落入女真步兵的嚴整隊列中。不管是身穿紙甲棉甲的漢兒炮灰軍,還是全身鐵甲的女真重甲步兵,在炸彈的威力之中,全都變成了不堪一擊的稻草人。
一個個勇猛無敵的女真猛士,被炮彈撕成碎片。炸彈的火光之中,映出的竟是一片血紅之色。
隻是二輪炮擊,五萬素稱精銳的女真步兵,外加三萬漢兒軍,已經全線崩潰。有的士兵想往城裏跑,有的幹脆就沿著涿州城牆向兩側狂奔。
看到這一幕,宗望不由閉上了眼睛。他的心在滴血。他知道,這一仗真的是完敗。幾乎沒有任何還手之力,就敗局已定。
幸好女真人也研發出了火炮和火銃,雖然火炮過於笨重,都裝在燕京城頭,但他們已經訓練過戰馬的適應能力。
麵對驚天動地的炮聲,女真騎兵絲毫不亂,依然高聲狂吼著和護民軍廝殺。
宗望是個極為果斷的統帥,麵對不可力敵的炮營,他也沒有重整步兵再度拚殺的念頭,而是直接鳴金退兵。
漢兒軍被火炮嚇破膽了,已經不可收攏。宗望也不打算收攏他們了。反正燕京城中還有數萬漢兒軍,足以充當守城炮灰了。
宗望隻是命令女真騎兵死死纏住護民軍,他則用極快的速度收攏了女真步兵之後,毫不留戀地從涿州北門撤了出去,直奔燕雲。
宗弼和闍母也知道此戰關係重大,若是不能給宗望收攏步兵的時間,估計能回到燕雲的就隻有五萬騎兵了。所以他們率領萬人隊高呼酣戰,愣是抗住了黑甲軍近衛師團還有背嵬軍的連番衝擊。
這次的戰鬥,嶽雲牛通還有高會民都沒有參加。他們三個都站在高高的帥台之上,看著嶽飛牛皋如何指揮打仗。
牛通對如何指揮打仗絲毫不感興趣。看到曠野之上,數萬騎兵縱橫馳騁,高呼酣戰,牛通渾身熱血沸騰,屢次請戰,卻都被拒絕,隻急得抓耳搔腮。
牛皋看不過去,一腳把他踹到最後麵。但牛通又跑到嶽雲身邊,貼著耳朵說道,“應祥,咱們不是來看戲的。再不讓咱們上陣,金狗都要被殺光了。”
其實嶽雲也極想上陣。但在應天公學讀了五六年書,他的性格倒是沉穩了許多。再說嶽雲也明白自己如今不是一員偏將,而是華夏太子的身份。他最應該學的確實不是衝鋒陷陣的本領,而是指揮別人衝鋒陷陣的本領。嶽雲可不是猛將,他完全繼承了嶽飛超強的學習能力,文武皆能。在應天公學裏,他是蘇邁最優秀的學生之一。屢次應試,都是名列前茅。就是在真實的曆史上,嶽雲也不是徒有勇猛。除了統領背嵬軍,嶽雲還掌管著嶽家軍的機宜文字。沒有文化絕對幹不好這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