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忽然心中升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意緒,現如今奇隆的事情越發撲朔迷離,原本隻是想幫奇隆報仇,然後回到南域和親人們團聚。可是隨著挖掘,整個黑幕卻是越來越大!
有些時候,不明真相反倒是件好事,眼下的真相倒是被揪出了個七七八八,可是這真相卻原來隻是冰山的一個小小小小的一角,越是探究,卻發現他們麵對的一切簡直深不可測!
半個月過去了,萊馬戰事依然膠著,民眾們苦不堪言,如今萊切聯邦凡是青壯年男人,都已經被強征入伍!同時政府增加了若幹稅種,以此應對戰爭帶來的大幅開銷。
與此同時,不少地方爆發了大麵積的瘟疫,很多百姓流離失所,各地的災民開始激增。這些災民湧進各個城市,帶來了很多不安定因素。
為了能夠活下去,賣兒賣女者有,偷盜搶劫者有,有些偏僻地方甚至出現了打家劫舍占山為王的盜匪。
盡管聯邦政府采取了種種措施,諸如開倉發放賑濟糧,設置災民安置點等,但收效甚微。賑濟糧在發放過程中被高價倒賣,據為己有者,比比皆是。安置點後續錢糧跟不上,災民們無非是換了個固定的住處等死而已。
幾大家族乘此機會大發國難財,囤積居奇,哄抬物價,一時間民怨沸騰。
就在此時,萊切聯邦內出現了一個民間組織:濟世會。
濟世會成立於東部城市堪倍亞,是一個小家族的家主克斯科爾.穆裏薩德發起的。穆裏薩德變賣了家族所有的資產,換成糧食接濟災民。同時招募了很多誌願者。
同時,濟世會開始向社會各界發出倡議,號召大家抵製腐敗,拯救災民。
“政府已經將世人遺忘了,那我們隻有靠自己微薄的力量來自我拯救。”穆裏薩德在一次集會中如是說。
出乎意料的是,各地很多小家族紛紛響應號召,加入濟世會。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濟世會的分支機構遍布整個萊切聯邦,在底層民眾當中, 濟世會有著異乎尋常的號召力。
而穆裏薩德的聲望一時如日中天,成為當之無愧的平民英雄。
因為濟世會的參與,災民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緩解。但政府的公信力卻是因此降到了冰點。這個號稱自用平等博愛的聯邦從來沒有如此讓人失望,要不是濟世會的橫空出世,底層的百姓們尤其是災民們還不知要遭受什麼樣的苦難呢。
聯邦政府起初對濟世會並不在意,畢竟有人協助解決內憂,剛好政府可以騰出手來好好對付馬卡倫人,政要們完全沒有想到,濟世會的發展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眨眼之間甚至就可以在很多領域跟聯邦政府平起平坐,爭奪話語權了!
這一年的新年,聯邦政府頒布了新的戰時法案,擬在各地實行戰時統管,所謂統管就是將民眾們的財產收歸國有,統一調配,糧食等日常用度由政府統一下發。
對於幾大家族而言,這法案形同虛設,他們象征性地捐出些錢物即可。而對於底層百姓,可謂觸及了根本。
就在這時,以濟世會為首穆裏薩德為首的草根派,掀起了反對戰時法案的運動。
穆裏薩德發表了措辭有力的的演說,他強調,戰爭帶來的災難被轉嫁到百姓們身上,這個號稱平等博愛的聯邦已經腐朽不堪。
“就在我們忍饑挨餓,甚至為了生存不惜賣兒賣女的時候,那些達官貴人們,正坐在裝修奢華的府邸內,他們並不為戰爭擔憂,相反,他們心裏想的卻是如何借助戰爭榨幹我們這些百姓們最後一滴血!
黑市上,有多少糧食是我們的賑濟糧?戰場上,有多少不屈的英魂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的血骨?
現在,連我們最後的一點私房錢,我們最後的財產都要被沒收,最後我們就會變成徹頭徹尾的窮人,沒有住處,沒有糧食,那個時候你們不要指望這個國家還會救濟你們!
我如今一無所有,變賣了我祖上傳下來的老宅和所有家當產業,隻為了換得路邊倒伏的災民們能多活下來幾個,太多的兄弟姊妹加入了我們,他們拿出了錢糧財物,讓更多的人活了下來。
這是因為,我們懷著悲憫正直之心,我們的每一個銅幣都用在災民們最需要的地方!如果這些財物送到聯邦政府手裏,由他們來賑災,恐怕在座的人有一半會被餓死!
是攜起手來抱團取暖,努力自救,還是去相信那些投資專營,大發國難財的達官貴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