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議幾種特殊情況下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
財會研究
作者:劉兆新 於炳江 王永照
摘要:固定資產核算是醫院財務會計製度改革的重要方麵,新製度修訂後固定資產核算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準確理解新財務會計製度的修訂精神,正確進行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幾種特殊情況下的醫院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進行了整理和探討,希望對廣大從事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工作的朋友有所借鑒和啟發。
關鍵詞:固定資產 會計核算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是醫院一項非常重要的資產,數量多金額大,會計核算較為複雜,是這次新醫院財務會計製度(以下簡稱“新製度”)改革的重中之重。由於固定資產核算新增很多內容,而新製度的規定並非事無巨細,因而正確理解和把握新製度的修訂精神,準確進行固定資產的核算,是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筆者在會計實務工作中,認真研究了新製度中關於固定資產方麵的各項相關規定,對在工作中遇到的固定資產核算方麵的特殊情況進行了梳理和總結。筆者認為以下幾種特殊情況需要在進行會計核算時予以特別關注:
新製度要求區分固定資產資金來源,財政資金,科教資金,自有資金需要登記占有比例,在計提累計折舊時采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自有資金部分計入相關科室的消耗,財政資金和科教資金的消耗則通過衝減待衝基金予以逐漸實現。我們在進行任何固定資產核算處理時都一定要考慮資金來源,特別強調地是“在建工程”涉及財政科教資金時,亦需分清資金來源比例,在完工轉入固定資產後通過計提固定資產折舊予以衝減。
固定資產賬麵價值的增減變動、折舊時間的變化以及退貨時的賬務處理方法。固定資產入庫之後因為一些原因發現入賬價值需要更正時,前期多計提(或者少計提)的累計折舊要一並做賬務調整。累計折舊時間的變化亦影響折舊的計提,可以根據該固定資產具體情況在當期補提折舊(或者衝減折舊)。一般情況下,固定資產是驗收入庫,退貨的可能性較小,如出現退貨的情況,其在之前計提的累計折舊也要一並衝銷。
固定資產多科室共同使用的賬務處理方法。根據新製度的要求,醫院應根據固定資產的性質和特點探索合適的科室成本分攤機製。如房屋建築物累計折舊的分攤以使用麵積為宜,機器設備折舊的分攤以工作量為宜,通過分析計算將相應比例的折舊成本計入相關科室。
固定資產在科室之間轉移的折舊成本分配原則,以及固定資產轉入在建工程當月的折舊計提問題。根據醫院會計製度的規定:“醫院應當按月提取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提折舊”。由於固定資產投入當月相關科室沒有分攤成本,所以固定資產在科室之間轉移的當月計提的折舊成本應該歸屬於前一個科室承擔。同樣的道理固定資產因為改擴建等原因轉入在建工程的,其當月應照提折舊,並計入原科室成本,改擴建完成之後由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的當月不計提折舊,因為其應視同“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還應該強調的是,累計折舊是按月提取折舊,因而是一個“月”的概念,哪怕固定資產是月末才投入使用,其下月的折舊都應該正常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