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的人永遠信自己
永遠地相信自己,這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如果你真的能做到了,那麼你離成功已經不遠了。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裏,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裏。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也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本能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也許你會說:“我已經懂你的意思了。但是,它本來就是鷹,不是雞,它才能夠飛翔。而我,也許本來就是一隻雞,是一個平凡的人,因此,我從來沒有期望過自己能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來。”這正是問題的所在——你從來沒有期望過自己做出什麼了不起的事來!這是事實,而且,這是嚴重的事實,我們隻把自己釘在自我期望的範圍以內。
每個人都有巨大的潛能,隻是有的人潛能已經蘇醒了,有的人潛能卻還在沉睡。任何成功者都不會是天生的,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開發人的無窮無盡的潛能。隻要你抱著積極的心態去開發你的潛能,你就會有用不完的能量,你的能力就會越用越強,你離成功也會越來越近。相反,如果你抱著消極心態,不去開發自己的潛能,任它沉睡,那你就隻能歎息命運的“不公”了。
確實,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必須由你自己親自來鍛造。鍛造的過程,就是釋放你的潛能、喚醒你的潛能的過程。正如愛迪生曾經說過的:“如果我們做出所有我們能做的事情,我們毫無疑問地會使自己大吃一驚。”
自信的人永遠愛自己
我們常常因為罪惡感,以及過去和現在所犯的種種過錯而自慚形穢。我們漸漸缺乏尊敬和喜愛自己的能力。為了學習喜歡自己,我們必須麵對自己的缺點,容忍自己的缺點。這並不是不思進取、懶惰,這隻表示我們必須認識到——沒有人,包括我們自己,能夠百分之百的優秀。
要求別人完美是不公平的,要求自己完美更是荒唐、甚至殘酷的。所以,千萬別這麼苛求自己。有時候,我們要試著練習自我放鬆,取笑自己的某些錯誤,學習喜歡自己。
不喜歡自己的人,常表現為過度的自我挑剔。適度的自我批評是有益的、健康的,有助於個人的發展;但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影響我們的積極行為了。
如果一個人過於自我挑剔,當他從事一件事時,他會覺得自己很笨拙、很膽怯,想到自己的種種缺點,便沒有勇氣繼續做下去。這樣的話,他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了。
《聖經》中有這樣的描述:當耶穌遇到受折磨的人時,他不去查問為什麼這些人會如此,也不會給予很多的同情,而是說:“你的罪被赦免了,回家去吧,而且不要再犯罪了。”
當你忘記過去的錯,愛自己,認為自己是巨人的時候,你才會成為真正的巨人。
自信的人能夠看清自己
人們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那就是指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認識到這一點容易,但做到這一點,卻非人人能及。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有些缺陷和性格是與生俱來並要帶進墳墓的。這一點隻要看看那些偉大的成功者就能立即明白,他們都接受了自然的自我。
接受自我,對於正確的自我評價非常重要。對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要勇於承擔責任。
在名著《哈姆萊特》中,莎士比亞通過宰相波洛涅斯這樣說:
“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你隻要遵守這一條,剩下的就是等待黑夜與白晝的交替,萬物自然地流逝;倘若果真有必要忠於他人,也不過是不得不那樣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