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色彩的魔力:走進色彩世界(1)(2 / 3)

色彩也知冷暖

色彩是知道冷暖的。對此,女人們不必懷疑,這一點被心理學家們無數次論證過。心理學家們將顏色大致分為冷色係和暖色係兩個色係。色環中藍、綠一邊的色相稱冷色,能給人以陰涼、寧靜、深遠的感覺,如在炎炎夏日中冷色係的房間總會讓人覺得更加涼爽舒適;色環中紅黃一邊的色相屬於暖色,能讓人感到溫暖、火熱、跳躍,如瑟瑟寒冬中待在暖色係的房間裏會覺得更加暖和。

有趣的是,顏色的冷暖與水火有著某種對應關係。一般來說,冷色大都是由海洋衍生出來的顏色,如象征森林的綠色、代表海洋的藍色、草地一樣的青色等。而暖色則是由太陽衍生出來的顏色,它們象征著血液、陽光、爐火,如紅色、橙色、黃色等。而灰色、黑色、白色則在冷暖之間保持著中立,具有調和彩光的作用,它們與冷暖兩種色係都保持“和平”,因此它們是百搭的顏色。

前麵我們已經說過,色彩給人以怎樣的物理感受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們基於色彩的冷暖的判斷。那麼,色彩的冷暖溫度是怎樣產生的呢?看過下麵的內容,我們就能找到問題的答案了。

承載色彩的原始物體的冷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對於顏色冷暖的判斷。比如,太陽讓人感到溫暖,而太陽承載者紅、橙、黃等色,因此我們會覺得它們是溫暖的;而海洋、冰川、森林讓人感到陰冷,所以它所承載著的藍、青、綠等顏色便會讓我們有清涼之感。而承載色彩的原始物體的冷暖對人對於顏色冷暖的判斷的影響往往是巨大的,甚至會讓人覺得紅色的冷氣機吹出的風會沒有藍色的冷氣機吹出的風涼爽,紅色暖手袋比藍色暖手袋更溫暖……當然,這些是人們對顏色的錯覺,然而這種錯覺也是人對自身原始判斷的一種不自覺的心理追溯。

然而,色彩的冷暖盡管隻是一種錯覺,但隻要運用得當,同樣能夠給我們帶來最大限度的享受。比如,如果我們根據季節的變化來調整室內裝飾品和服飾的顏色,就能讓自己及家人始終生活在最舒適的狀態之下。生活中,雖然很多人並沒有暖色與冷色的概念,但同樣會感覺到不同顏色的溫度差。為了更恰當地調整環境以使得我們更加舒適,了解冷色與暖色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當然,顏色的冷暖往往不是固定的,而是相對的。同一色係的顏色,如果明暗度發生了改變,其冷暖也會發生相應的改變。一般來說,明度高的顏色,會帶給人寒冷或涼爽的感覺;明度低的顏色,會讓人感到溫暖。即使是已經被劃分好了的暖色、冷色和中間色,一旦其波長與亮度改變了,它們的冷暖感就會隨之變化,甚至發生冷暖的置換。通常情況下,冷色的亮度越高越偏暖,暖色調的亮度越高越偏冷。

我們可以看出:一種單一的顏色,我們往往很難界定其是暖是冷。顏色的冷暖感覺都是相對的。而聰明的女人一定會利用這相對的冷暖來為自己及家人營造絕對舒適的生活環境。

色彩啟示錄

色彩的冷暖是人的一種心理錯覺,源於人對不同顏色的原始感受,也可以說是生活經驗使然。這樣的判定雖然不夠客觀,但如果女人們善加運用,對生活也是大有裨益的。

你知道色彩有多重嗎

曉雅今天領薪水,這是一件非常令人高興的事情,但是更讓曉雅感到高興的是,她覺得她的薪水比以往多了。那個裝薪水的信封看起來就沉甸甸的,拿在手裏也感覺比平時重了不少,曉雅一陣竊喜:“老板終於發善心,給我漲工資了。這個月我可以把那條裙子買回家了……”

然而,工資領回來後,她一數,發現自己根本是空歡喜一場,薪水不僅沒有比上個月多,而且還少了100元。這事情的確令人不快,不過曉雅卻產生了這樣的疑問:明明感覺裝錢的信封更重了呀,怎麼錢反而更少了呢?

當她說起自己的疑問時,引起了其他的同事的共鳴。即使沒有被加薪,甚至被扣薪了,但他們的第一感覺也都是自己那裝著薪水的信封比原來重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後來,阿雅終於發現,薪水並沒有增加,但是信封的顏色從白色換成了深褐色,從而讓他們產生了信封變重、薪水變多的錯覺。

沒錯,色彩也是有重量的,不同的色彩給人的輕重感覺是不一樣的。女人們可別不相信,一起來做個箱子實驗,你就知道這是真是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