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黃色點燃了向日葵的希望
提到黃色的花,人們首先想到的畫麵想必是那大片大片的太陽花。梵高畫裏的向日葵也好,田地裏綻放的太陽花也罷,一片片,金燦燦的,笑麵朝陽,看著就讓人充滿喜悅,滿懷希望。
在色彩學上,黃色的光通常是由紅、綠兩種光色混合所得的。自然界中,介於紅綠兩種顏色交融可以得到很多顏色,但是似乎黃色尤為容易獲得。因而,像熟檸檬、朝陽、向日葵這樣的黃色幾乎隨處可見。正是這種介於強烈與低迷之間的不是很刺激的柔軟色調,賦予了黃色輕快、透明、輝煌、充滿希望的色彩語言。而在某些場合,黃色又因為與其他顏色對比顯得過於鮮明,而被人們賦予了另一種矛盾的寓意:輕薄,冷淡。
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段關於黃色向日葵的淒美傳說:
相傳,海洋女神克呂提厄曾與太陽神赫利俄斯是一對非常甜蜜的戀人,但是,他們的愛情並沒有經得起天長地久的考驗。在短暫的甜蜜過後,太陽神赫利俄斯移情別戀了,他愛上了波斯公主琉科托厄。
因愛生恨,海洋女神克呂提厄不再寬廣、博愛,她怒火中燒,心中充滿了怨恨,她向波斯王俄耳卡摩斯告發了琉科托厄與赫利俄斯的曖昧關係。於是,流科托厄以不貞的罪名被俄耳卡摩斯下令活埋。然而,戀人死去後,赫利俄斯並沒有回到海洋女神克呂提厄身邊,相反,他就此斷絕了與克呂提厄的來往。癡情的克呂提厄傷心於愛人的決絕,她不吃不喝,日日凝望著赫利俄斯駕駛太陽車東升西落。克呂提厄因此而日益憔悴,最終化為了目光終日追隨愛人身影的向陽花——向日葵。從此,向日葵便擁有了“沉默的愛”的花語。
誰能想到,活潑鮮明的黃色在陽光明媚的背後竟隱藏著這樣的悲傷?處於對超脫悲傷的美好願望,人們又賦予了黃色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的深刻內涵。
當然,各個地方關於向日葵的傳說都不同,而上麵這種隻是流傳較為廣泛的一種。向日葵還是俄羅斯這個高寒國度的國花,被俄羅斯人賦予了“酷寒之下堅韌的希望”之意。
梵高的傳世之作——《向日葵》之所以如此成功,就是因為它已經不僅僅是一株植物,而是作者將自己滿懷熾熱的激情的運動感,利用旋轉不停的筆觸,以那樣粗厚有力的色彩對比方式,表達出了生命的熱情。那成片的黃色向日葵,充滿智慧、靈氣、熱情和希望。
色彩啟示錄
“黃色”的向日葵是美好而充滿希望的。尤其是當大片的向日葵鋪天蓋地映入眼簾時,那種讓人震撼的美麗難以言表,如同《金粉世家》那個經典的畫麵:金燕西與冷清秋躺在那一大片的金色花朵之上,他們心底的喜悅被喚起、希望被喚起、愛情也被喚起。如果你是一個像黃色向日葵般充滿熱情和希望的女人,想必你的另一半一定會對你寵愛有加,但請記住,不要做像海洋深克呂提厄那樣的向日葵女人,整天圍著另一個人轉的故事中充滿了悲傷、無奈,而迷失了自己。
黃絲帶係著什麼
絲帶是一種非常女性化的物品,充滿了濃鬱的女人味。它綿綿柔長,似承載了女人的無限情思。當絲帶的內蘊加上黃色底蘊,便成為了人們寄托祈願的媒介。當人思念著遠方的親人,希望他們平安,便會係上黃絲帶。黃絲帶中有人的哀悼、思念、希望,更有對親人的祝福、盼望。
然而,是從何時開始,黃絲帶有了這樣悠遠的含義,被人們用來祈福呢?追溯其來曆,要從1971年10月14日說起。當時,一篇非常感人的小說《回家》在《紐約郵報》刊登,影響巨大而深遠。小說的內容是:
列車就要出發了,一位中年男子上車,坐下,一路都沉默不語。同行的遊客數次和他攀談,他都沒有予以半點兒回應。然而,或許是被周圍熱鬧的氛圍所感染,或許是出於內心傾訴的欲望,男子終於淚流滿麵地開始講述自己的故事。
原來,他剛剛刑滿釋放、準備重新做人,然而他不知道家裏如今是怎樣一番狀況,也不知道妻子是否願意再和自己一起生活,懷著這樣忐忑的心情,他在走出監獄大門之前,抱著對人間溫暖的點點渴望,寫了一封信給妻子。在信中,他控製著幾近噴腔而出的思念,說了這樣一段有些情真意切的話:“如果你已另有歸宿,我祝福你;如果你還愛我,還願意和我一起生活,請在鎮口的老橡樹上係一根黃絲帶;如果沒有黃絲帶,我會隨車而去,我願在遠方懷著關於你的記憶永遠祝福你……”
列車離鎮口越來越近了,所有的旅客都雙手合十,為這位中年男子默默祈禱著。終於,轉往出,老橡樹出現了,上麵係滿了黃絲帶,它們隨風飄動,那樣美麗,那樣溫暖,那樣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