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為每天是在為老板打工,那你大錯特錯!抱著這種心態工作,你永遠不會成長和發展,也將永無“出頭之日”,更談不上幹一番事業。我們每個人都是在為自己工作,而每一份付出和努力,都將得到或必將得到超值的回報。
1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在我們的周圍,如果留心,我們隨時都可以聽到類似這樣的談話:
——最近怎麼樣?
——嗨!湊合活著,混口飯吃吧!
事實上,現實中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他們工作就是為了養家糊口,當然,這並沒什麼不對。問題是,人活這一輩子,除了養家糊口之外,應該有一個更高層次的追求,如果僅隻為了供應自己的一張嘴,那恐怕與動物沒什麼區別了吧。
最開始我們參加工作,我想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要“糊口”,從道理上講,“糊口”應該是一種前提、一種條件、一個根本。如果一個人連飯都吃不上,卻整日想入非非,這豈不令人好笑?因此有的人說“工作就是為了糊口”,這件事並不可恥,但問題是,不能僅隻為了“糊口”而工作,如果隻是這樣,做個乞丐好了!但如果你不想這樣,那就不應該僅以“糊口”為滿足,而應該是努力工作,為了理想、抱負,為了自己生活得更好。
有這麼一個例子,也許我們從中能悟出這個道理。
曾經有一名男子,中學畢業就到飯店當打雜的,當時也並不是特別喜歡廚師這個工作,但當時除了學廚師不知還有什麼工作可做,於是就迷迷糊糊地一直混到當兵。退伍後一時找不到合意的工作,他又回到了原先的本行。眼看已經二十幾歲,有了“前途”的壓力,於是他為自己立下了一個目標——既然隻得去當廚師,那就好好幹,得幹出點名堂,為了自己以後更好的生活。從此,他每天工作的目標一下子有了很大的轉變,他不再是為了糊口,打發時日,而是為了使自己過上舒適的生活,能生活得更好而努力工作。因此,除了跟飯店廚師學習之外,他還不斷收集相關書籍,甚至跟著其他比較有名氣的廚師學習。
不到兩年,他由打雜的升為助理廚師,並且很快就闖出了名氣,他還自己自創了美味水果沙拉。後來,他向親戚朋友借了點錢,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飯店。
這雖然是一個平淡無奇的故事,但就是這麼一個小人物的平凡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努力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人生下來不能僅僅為了糊口,其實糊口並不難。人得努力工作,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
有的人將工作看做是謀生的手段,不去工作就養活不了自己,養活不了一家的老老少少;有的人將工作看做追求理想的過程,認為在工作中不斷地拚搏,等到功成名就時,自己的人生價值才得以實現;有的人把工作看做是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他們願意把自己的熱情全部釋放出來,在工作中、在認可中、在讚揚聲中找到自己的樂趣;也有的人把工作就當做工作,沒有什麼特別的,就好像每天要吃飯,每天要睡覺一樣,是人活著的必然規律,是一個人必須要做的事情。
五花八門的工作目的,我們也很難說究竟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從經濟學上講,生產是為生活服務的,也就是今天我們說的工作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這不是生活的全部。當我們的生活已經很富足、不為衣食所憂時,我們應該權衡利弊,努力工作是否使自己生活得更好了。
洪先生在一家大型日資電子廠做部門主管多年,月薪近萬元。但最近辭了職,他的理由是長年累月的工作壓力大、強度大,最近到醫院體檢,發現患了嚴重的高血壓,身心疲憊到極點。在高薪與身體不可兼得時,洪先生無奈地放棄高薪工作,另外找了個加班少,當然薪水也少的公司上班。但他覺得現在的生活愜意多了,時間多了,有空就運動運動,錢少了,不過生活好像更有感覺了!
同樣的例子還有:孫先生今年45歲,來自重慶。來上海已經快20年了,從一名普通的小工做到一家房地產公司的經理,可以說是房子、車子、票子都有了,事業也是順順利利。可是孫先生也偏偏在這時辭了職,原因同樣是近年來身體狀況不佳,繁忙的工作、過快的生活節奏令他厭倦。現在,孫先生找了份很輕鬆的工作,雖然工資少了很多,但沒有了紛繁複雜的人際關係,每天堅持鍛煉身體,督促女兒溫習功課,有時也在家做飯,全沒有了上班的緊張,心情越來越好。
也許,我們多數人並不能理解這些人對生活及工作的態度,但在許多人看來,這就是他們想要的生活方式。求職、工作的觀念,在他們這裏有了很大的變化。他們有一個共性:上班少了些謀生的沉重,多了些靈活和率性。對於這些成功的人來說,加薪晉職有時並不是很重要的,他們似乎更願意放棄工資提升、職位晉升來換取更多的閑暇時間和各種各樣的生活方式。在這些事業成功者的眼中,工作是為了生活不假,但也並不是生活的全部內容。如果工作已經嚴重影響到你的生活,這時你得重新考慮了。
從最低層次講,努力工作為了更好地生活,通常是指那些還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連最基本的生存還不能解決的人。不論是從現實情況還是從人的本能來說,你都要努力工作解決吃飯穿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