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美的歌者
七鄉論壇
作者:張永權
讀完文山傣族詩人柏樺的新詩集《都市民謠》,我想到了整個傣族詩歌。
傣族是一個有著厚重、悠久、美好詩歌傳統的民族。貝葉經傳承下來的民間敘事長詩《召樹屯》《娥姘與桑洛》《鬆帕敏與戛西拉》等為中國詩歌寶庫增光添彩。村村寨寨的讚哈(歌手)出口成章的演唱才華,令人驚歎。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民族政策和文藝路線指引下,從傣族的讚哈和新一代知識分子中成長起來的傣族詩人康朗甩、康朗英、波玉溫、莊相、岩峰、征鵬等用漢語創作的詩歌,在傣族詩歌史上寫下了嶄新的篇章。但在他們之後,從我的閱讀範圍看,有影響的傣族詩人似乎不是很多,特別是影響大的傣族女詩人更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改革開放後,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以來,在各類有影響的文藝報刊如《詩刊》《人民文學》《民族文學》《詩選刊》《詩歌與人》《星星詩刊》《詩神》《詩潮》《詩歌風賞》《綠風》《邊疆文學》《大家》和部分海外媒體上,出現了署名柏樺的傣族女詩人的詩作。這些作品帶給我的驚喜,如夜空中的星星讓人眼睛一亮,不僅讓我看到了一名新的傣族女詩人的出現,而且詩人以一種既傳統又先鋒的詩風,在承接傣族詩歌傳統的同時,以更開放、更豐富的詩歌表現,讓人耳目一新。1992年,詩人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詩集《小小女孩》。在這本詩風較朦朧的詩集中,一股青春氣息撲麵而來。之後 ,柏樺這名大學哲學專業畢業的新一代傣族知識分子,先後脫產到中國人民大學中文係進修文藝學研究生課程,到魯迅文學院文學創作班深造。對文藝理論的係統學習,無疑對詩人創作的提升,具有不可小視的作用。這之後,詩人的創作,漸漸有了新的變化,不僅涉足文藝評論成就頗豐,詩歌創作題材更加廣泛豐富,個性更加鮮明突出,詩風漸顯大氣,詩人的創作開始走向成熟。
柏樺新近出版的詩集《都市民謠》,旨在表現真善美,表現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這也是傣族詩歌的優秀文化傳統。
《都市民謠》這本詩集的鮮明特色,一言以蔽之,就是真善美三個字。特別是在以下幾個方麵,詩人以對人生經曆的真實體驗和感悟、以一顆善良之心的情感抒發和對詩歌藝術美的不懈追求,讓我感受到這本詩集獨到的藝術個性和藝術魅力。
一、柏樺以一名傣族女詩人的民族品性真切地感受生活和體察生態環境,以詩歌的生態真實美顯示出感人的藝術魅力。
真實,不僅在於詩人要敢於直麵真實的生活,要有真切的體驗和感悟,而且要善於從真實的生活、 場景、甚至風光景物中去發現隱藏於真實中的詩意之美,生態之美。
詩集的第一輯“夢裏水鄉”的作品,詩人追求的是詩風的唯美與抒情,寧靜與祥瑞。唯美來自何處?何其唯美?水的柔情之美,水的千姿百態之美,恐怕就是最生態的唯美了。詩人通過雲南和大江南北各種湖泊的不同意象,或素描,或抒情,或寫景,或想象,虛實相生、情景相融地把詩人感受到水的純淨之美、聖潔之美、生態之美,真實而詩意地抒寫了出來。這也正是詩人對她所屬的民族品性的一種詩意象征。
傣族,被譽為水做的民族。這個民族的夢想、傳統的節日、善良的品格、美好的人生,幾乎都和水密切相關 。水之美在柏樺這樣聰慧的女詩人心中,那是刻骨銘心的。她對水的那種寧靜、祥瑞的詩意體驗、生命感悟,也最真切、最獨特、最富於民族性。《擺龍湖》是詩人故鄉的一個風景如畫又神秘莫測的湖泊。女詩人對它的感悟,是畫、是詩、是寧靜、聖潔、祥和的人間仙境。麵對從湖中“浴水而出的十座孤峰”,獨特的意象在溫婉的詩意中飄然而出:“是十隻悠閑停泊的船兒麼/滿滿負載一簇簇/綠色火苗/從這片湖麵到那片湖麵/一種燃燒的聲音/熱辣辣/靜靜彌漫/舒緩低回的合唱啊/誰配前來收割/這美不勝收的頌詩”。以實而論,畫山繡水的擺龍湖呈現出的生態美,讓人心曠神怡,令人產生一種對美的向往。這種美,通過女詩人的體驗和感悟,青山綠樹化成了綠色的火苗,似有萬籟俱寂中火苗燃燒的聲音在彌漫。這就從寧靜祥和的境界中,隱隱飄逸出一種生命的活力。這就把傣族這個水做的民族溫和而富於活力的民族品性,美不勝收地抒寫了出來。詩的最後這樣寫道:
欸乃一聲
綠的不是山水
是我渴慕已久的靈魂。
沉浸在如此生態大美境界中的詩人,靈魂也因此而潔淨得一派青綠了……在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今天,還有擺龍湖這樣聖潔美好的湖泊存在,這不正是詩人所渴望和欽羨的嗎?一首寫湖泊的小詩,蘊涵著如此豐厚的思想內容和濃鬱的詩意,正是源於詩人對擺龍湖生態美的真切體驗和生命感悟。
這首詩在《民族文學》雜誌發表後,因其不菲的審美品位,被雲南電視台選中拍攝成電視詩歌,在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播出並在央視的首屆電視詩歌散文大賽中獲獎。
像《擺龍湖》這樣的美詩,還有《普者黑》《瀘沽湖》《洱海》《太湖》《邛海》等多首。那些從詩人心靈流淌出的詩行,成為一種美的真實形象,永遠定格在我的心中:“瀘沽湖水清得就像/岸邊村民的心房”(《瀘沽湖》)。“微笑與月光共舞/拈一朵海上花別在胸襟”(《洱海》)。“四月裏的微笑/照亮傳說中美麗的太湖”(《太湖》)等等。這些美得照亮我們靈魂的詩行,也見證了一位追求美詩的女詩人的真品格。當讀到柏樺寫潑水節“所有語言疊加在一起/都不如一朵水花生動傳神”這樣獨具魅力的詩行時,我們佩服的不僅是女詩人感受、體察真實生活的智慧,更是作為傣族女詩人對她水做的民族之民族品性的時代傳承與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