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淵滿周歲的時候,顧西樓和陸雁回倒是回到了京城,參加了顧紹陵為顧淵舉辦的抓周禮。
那小小的團子在鋪滿錦布的案幾上爬來爬去,卻愣是不看一眼那些金銀珠寶,直直的抓了一支毛筆和一把小劍,順便在顧紹陵特地放的傳國玉璽上,啃了一玉璽的口水。
毛筆代表文,小劍代表武,文能安邦,武能定國,朝臣紛紛下跪恭賀,說著讓人愉悅的話,逗地這小團子哈哈大笑。
也正是從這一刻開始,顧紹陵起了心思,要親自培養顧淵。
反正無良父母一天到晚不在家,看顧西樓的樣子,也不打算立刻接管朝廷,倒不如趁著身體尚可的時候,再培養一個繼承人。
顧西樓和陸雁回在京城隻留了兩個月,兩個月之後又離開,去往千裏之外的地方,跋山涉水,撥亂反正。
於是顧淵一直被養在顧紹陵的身邊,自小顧紹陵便帶著他學習君子六藝,學習各種該學習的東西,直到顧淵四歲多的時候,唐瑾從外地曆練回京,顧紹陵才把顧淵交給了唐瑾。
唐瑾是個很稱職的師傅,幼年的經曆讓他內心成熟早慧;跟在李開身邊的五年曆練,開拓了他的眼界和心胸;三年外放經曆讓他對為官、治世有著深刻的體會。
而他將這一切傾囊相授。
顧淵便成日裏聽唐瑾講課,除了書本上的東西,唐瑾也講天下奇聞,講民生疾苦,講各種各樣書本上沒有的東西。
漸漸地,顧淵對皇宮以外的那個天下,產生了非常強烈的好奇,他想出去走走看看,想像他的太子爹爹一樣遊遍天下,想成為一個讀萬卷書,也行萬裏路的人。
這個想法一直盤踞在他的腦海中,可是他一直沒有機會。
顧淵也曾向顧西樓和陸雁回請求,請求他們帶上自己,但那會兒顧淵才不足十歲,而陸雁回每每去的地方又十分凶險,自然是不敢拿他去冒險的。
更何況,顧西樓也是存了一些心思,想讓顧紹陵直接傳位給顧淵,他就一輩子當太子,陪著陸雁回走遍天下就好。
顧淵十歲的時候,陸雁回再度懷孕,回宮修養。
宮裏的人自然又和從前一樣,圍著陸雁回和肚子裏的孩子轉悠,對顧淵的看管倒是鬆了許多,於是顧淵趁著大人們不注意,帶著貼身侍衛和暗衛,喬裝打扮一番,便溜出了宮廷。
這一天的中午,陸雁回本來等著顧西樓和顧淵一起用午膳,可等了很久顧淵都沒來。
陸雁回心中產生了一絲不好的預感,於是趕緊讓屈奕派人去找,然而翻遍了整個宮廷,都沒發現顧淵的下落,倒是從他的寢殿枕頭下,發現了一封信——
“昔日太傅十一歲,跟隨李大人遊曆天下,兒臣對太傅說的錦繡山河很有興趣,顧不辭而別,出門遊曆去也!父親、母親不用擔心兒臣,兒臣帶上了流風和逐月,還帶上了黑甲營的令牌,不會有事的。等兒臣遊曆夠了就回來!”
顧西樓和陸雁回看了這封信,氣得不輕,趕緊把唐瑾叫過來,然後把信給他看。
“這……”唐瑾也是一臉無奈,沒想到教書育人,教著教著,卻把皇太孫給教跑了,還美其名曰向他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