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平凡的才是最美的(1)(2 / 3)

上帝要毀滅一個人必先使他瘋狂

從前,有一個暴君和一個哲人。他們同時生活在一座城市中。

暴君指著哲人的鼻子吼道:“你,必須從內心臣服於我!否則,我殺掉你!”哲人笑笑,不說話。暴君突然笑了:“不會讓你這麼痛快地死的!”哲人笑笑,不說話。

這時上帝來了。暴君臣服於地;哲人謙卑地躬下腰。上帝說:“孩子們,不要太吵鬧。”他指著暴君說:“你一吵鬧,我就痛苦難忍。”他又指著哲人說:“你一思考,我就想笑。”然後,上帝建議他們一同穿過沙漠,不帶任何補給。誰活著出來,誰就是王者。暴君罵罵咧咧地上路了,他很自信,多年的廝殺、搏鬥生涯使他藐視沙漠。而哲人依然笑眯眯的,不見任何異樣。

前兩天,暴君一鼓作氣,遙遙領先。他計算過:騎駱駝穿越沙漠需要六天,而他加把勁,估計五天足矣。哲人並不知道他需要多長時間,如果死了,他就去見上帝;如果活著,他就去雲遊四方。因此,哲人安步當車,是偶爾考慮一下前進的方向。

第三天,哲人遠遠地看見沙漠上有個小黑點。漸漸走近,發現是暴君。那時暴君又熱又累又餓,不堪重負,脫得隻剩下一條褲衩,坐在沙丘上。看見哲人,他傲慢地站起身,拍拍屁股,與哲人一塊前進。哲人一直不說話,世界很靜,隻聽見腳踩沙子的沙沙聲。暴君終於忍不住了:“你,不渴嗎?”哲人笑笑。暴君又問:“你,不餓嗎?”哲人笑笑。過了好一段時間,暴君惱怒地叫道:“你,不感到寂寞,不感到無聊嗎?”哲人笑笑。“你,可惡至極!”暴君說,“若有劍,我立刻殺了你!”

第四天,兩人都有些垮了,走得很艱難。暴君一路咕咕噥噥,像是與哲人說話,又像是自言自語。哲人臉上也不再有往日的笑容,但沉默依舊。沙漠越來越靜了。

第五天,暴君遠遠地落後了,他的精神已處於半失常狀態,胡言亂語著。靜默的沙漠對於他就像刀山火海一般沸騰、喧囂。哲人也極端疲憊,難以支撐,但他依然挪動著腳步,沒有停歇。除了辨別方向,他的腦海像沙漠一樣靜默,像宇宙一樣空曠、自由。

第六天,暴君在癲狂中迷失方向,後來再也沒有人見過他。而哲人也快不行了,常常虛弱地栽倒,但方向感還在,他爬啊爬啊……

早晨的陽光很好,露水也很滋潤。哲人睜開眼,看見不遠處有個村莊。

感悟

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脾氣暴躁、耐不住寂寞的人。這些人在人生路上,往往由於性格缺陷,在很多事情上都不得善終。要想到達成功的彼岸,必須要耐得住寂寞,必須要保持一份快樂和平靜。

善良的人最富有

1886年12月的一個黃昏,貧窮的荷蘭畫家文森特·梵高,因為付不起房租,被迫冒著刺骨的風雪來到一家廉價的小畫鋪的門前,幾乎是央求著老板開了門,希望老板能夠買下他剛剛完成的一幅靜物畫。

是的,這個年輕的、尚未成名的畫家實在是太貧窮了。他一個人流落在他鄉,身邊既沒有親人也沒有什麼朋友。雖然他每天都要從事14到16個小時的繪畫工作,但是他的畫卻一張也賣不出去。為此,他受盡了世人的歧視與冷遇。

但是,就算是這樣,他也連房租都付不起了,他所掙得的錢,連付房租都不夠。

他曾經在一封信上這樣說道:

“這幾天我過得很不愉快。在星期四的時候我的錢就已經花光了,4天來我靠著20杯咖啡加一點點麵包為生,就連麵包錢還是欠了人家的。今晚隻剩一塊麵包皮了……然而,就算這樣,創作卻依然深深地吸引著我,我像苦力一樣畫著我的油畫……”

生活就是這樣的不公平,而梵高又是如此的貧困無助!他知道,這個冬天,如果再賣不出去一張畫的話,那麼他隻有被房東趕出去而露宿在風雪街頭了……

還算幸運,這間小畫鋪的老板勉強買下了他的一幅靜物畫,給了他5個法郎。對於梵高來說,這已經算是最大的恩寵了。他緊緊地攥著這5個法郎,趕忙離開了小畫鋪。

可是,就在這風雪交加的歸途上,他忽然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剛從聖拉薩教堂裏走出來。小女孩很美麗,但從她那一雙可憐的孤苦無助的眼睛裏,梵高一下子就看出來了,她也正處在饑寒交迫之中。

“可憐的孩子!”梵高用憂鬱的目光注視著這個正在哀求的女孩,喃喃地說道:“沒有錯,當風雪降臨到世界的時候,所有的窮人都是困苦的,然而那些富人是不會懂得這些事的。”

這樣想著的時候,梵高完全忘記了房東此時正守在他的住處,等著他回去交房租呢。他毫不猶豫地把自己剛剛拿到手的5個法郎,全部送給了這個素不相識的、楚楚可憐的小女孩。他甚至還覺得自己所給予這個小女孩的幫助太少、太無濟於事,於是便滿臉慚愧地、逃也似地離開了小女孩,消失在凜冽的風雪之中……

4年之後,文森特·梵高——這位嚐盡了世間的饑餓炎涼和人生的孤獨貧困的藝術家,便在苦難中淒慘地辭別了人世。這個可憐的畫家,他僅僅活了37歲!

梵高生前的繪畫成就始終沒有得到世人的承認,但他死後,所留下的作品卻成了整個世界仰之彌高、光彩奪目的珍品。

更沒有人會想到,1886年冬天的那個黃昏,他那幅僅僅賣了5個法郎的靜物畫,在若幹年之後,在巴黎的一家拍賣行的第9號畫廊裏,有人出價數千法郎買下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