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人生就像吃飯那麼簡單(3)(1 / 3)

年輕人很客氣地回應說,這些道理他也懂,但就是無法擺脫煩惱。調酒師說,其實說明人不會隻想著如何解決問題。有時產生新問題是處理舊問題的最好辦法,比如當有人問你一個你不願回答的問題時,你可以微笑著問:“你為什麼想知道這個呢?”

這時,年輕人笑了:“我明白了。”

感悟

人生就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有問題是因為我們活著,活著就會有問題。這如同打毛衣,一個結接著一個結,最後竟會變成為一件傑作,這便是活著的真實。即使有打不完的結,這也是一種樂趣。

成功往往蘊藏在小小的發現中

別涅迪克博士是法國一家化學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一次,在實驗室裏,他準備將一種溶液倒入燒瓶,一不小心燒瓶“咣當”落在了地上,糟糕!還得費時間打掃玻璃碎片,涅迪克博士有些懊惱。然而,燒瓶並沒有破碎,於是他彎下腰撿起燒瓶仔細觀察,這隻燒瓶和其他燒瓶一樣普通,以前也曾有燒瓶掉在地上,但無一例外全都破成了碎片,為什麼這隻燒瓶僅有幾道裂痕而沒有破碎呢?別涅迪克博士一時找不到答案,於是他就把這隻燒瓶貼上標簽,注明問題,保存起來。

不久後的一天,在別涅迪克博士走進實驗室前,他看到一張報紙上報道說市區有兩輛客車相撞,車上的多數乘客被擋風玻璃的碎片劃傷,其中一輛車的司機被一塊碎玻璃刺穿麵部而進入口腔。別涅迪克博士一下子想到了那隻裂而不碎的燒瓶。他走進實驗室拿過那隻燒瓶,隻見那隻燒瓶的瓶壁有一層薄薄的透明的膜。別涅迪克博士用刀片小心地取下一點進行化驗,結果表明,這隻燒瓶曾盛過一種叫硝酸纖維素的化學溶液,那層薄薄的膜就是這種溶液蒸發後殘留下來,遇空氣後產生了反應,從而牢牢粘貼在瓶壁上起到保護作用。因為無色透明,所以一點兒也不影響視覺。

“如果這種溶液,用於汽車玻璃的生產中,以後再發生類似的交通事故,乘客的生命安全係數不是更有保障嗎?”……別涅迪克博士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而榮登20世紀法國科學界突出貢獻獎的榜首。

感悟

幾乎每一種成功都源於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常常會聽到有些人慨歎沒有成功的機會,殊不知,機會是需要我們去發現的。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很多現象,都可以為成功的一次機會,但前提是我們能夠發現。

生活是需要“烹調”的

羅蘭諾的妻子在他退休前不久去世了,這使他非常悲傷。此後,他每天晚上下班回家後,就總是坐在電視機前,一直看到睡著為止。不過,他的白天過得還不算糟糕——在工廠裏,他是個受人尊敬的質量檢查員。工作便成了他的精神支柱。然而,他退休了,再也沒有工作了。寂寞一下子成了羅蘭諾生活的全部內容了。很少有人會來拜訪他,甚至很少會有人給他打電話,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他的存在。羅蘭諾迅速地衰老了。可他隻有65歲。

她的女兒為此焦急萬分。她記得,在她母親活著的時候,他的性情總是那麼開朗,精力總是那樣充沛,好像沒有什麼東西能夠難倒他似的;可現在……還有什麼東西能夠重新喚起他對生活的興趣呢?

一個周末,女兒提著一隻食品袋和一個長方形的禮品小包出現在了羅蘭諾的麵前。

“那是什麼?”他看著那個小包問道,“今天又不是我的生日。”

“這是我給你的禮物,”女兒說,“你老是吃醃肉,我真擔心你會營養失調。”

他打開了禮物:“是本烹凋書?”

“是的,”她說,“這是給初學者用的。你喜歡吃的菜肴,比如烤肉糕、實心細麵條、燉菜等等,這裏都有。”

女兒走了以後,羅蘭諾將這本烹調書從頭到尾地翻了—遍,然後認認真真地開始閱讀了起來。沒過多久,他就去買來了許多食物。第一次的試驗是做他最喜歡吃的烤肉糕。根據烹調書上提出的要求,他照葫蘆畫瓢地做了一遍,不料卻做得相當成功——真的,他覺得自己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烤肉糕,而且,更重要的,這是他親手烹調的!從此,一發而不可收,烹調成了他生活的一種需要。

不久,他又不再滿足於僅僅是為自己烹調了。這時,他對自己的烹調技藝已十分自信,覺得完全可以在眾人麵前露一手了。於是,他開始邀請鄰居和朋友到自己家裏來吃飯,他烹調的一道道鮮美的菜肴果然贏得了人們的嘖嘖稱讚。他因此也經常得到鄰居和朋友們的回請,這樣,他又結識了許多新朋友。他的客人隨之也越來越多了。他買了—本又一本的烹調書。他幾乎每天晚上都會為他的客人端出一道新的菜肴。

烹調重新“烹調”了羅蘭諾的生活。他不再感到孤獨和寂寞,他又變得那麼開朗,那麼生氣勃勃了。生活對於他,又展現出了迷人的魅力。

感悟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出現寂寞的感覺,這種感覺會讓一個開朗的人變得沉默,也會讓一個健康的人不再健康。這個時候,如果能有一件讓他感興趣的事情充實一下他的生活,不管這件事情看上去是多麼的微不足道,都會逐漸讓他從寂寞中解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