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小姑娘穿著那套美麗的衣服來上學了,她又幹淨又整齊,興高采烈地對老師說:“我媽媽看我穿上這身新衣服,嘴巴都張大了。爸爸出門去找工作了,可是沒關係,吃晚飯時他會看到我的。”
當爸爸看到穿著新衣服的女兒時,他不禁暗暗說:“真沒想到,我的女兒竟這麼漂亮!”
當全家人坐下吃飯時,他又吃了一驚:桌子上鋪了桌布!家裏的飯桌上從來沒用過桌布,他不禁問:“這是為什麼?”
“我們要整潔起來了。”他的妻子說,“又髒又亂的屋子對我們這個幹淨漂亮的小寶貝來說,可不是件好事。”
晚飯後,媽媽就開始擦洗地板,爸爸站在一旁看了會兒,就不聲不響地拿起工具,到後院修理院子的柵欄去了。第二天晚上,全家人開始在院子裏開辟了一個小花園。
第二個星期,鄰居開始關心地看著小姑娘家的活動,接著,他也開始油漆自己那十多年未曾動過的房屋了。這家人的活動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於是,有人向政府、教會和學校呼籲:應該幫助這條沒有人行道、沒有自來水的街上的居民。他們的境況這樣糟,可是他們仍然在盡力創造—個美好的環境。
幾個月後,蓋特街簡直變得讓人認不出了。修了人行道,安上了路燈,院裏接上了自來水。小姑娘穿上她的新衣服的6個月後,蓋特街已經是住著友好的、可敬的人們的整潔街道了。得知蓋特街變化的人們管這叫“蓋特街的整潔化”,這個奇跡愈傳愈遠。
感悟
人們總是想要一些大的改變而不屑於那些微小的變化。其實,一些微小的變化通常可以帶動一係列的連鎖反應,然後發生一些巨大的改變。沒有什麼大的改變是一下子完成的,那些大的改變往往都是由一些細小的變化開始的。
為仁愛而說的謊,上帝會裝著沒有聽見
1848年,在美國南部一個安靜的小鎮上,刺耳的槍聲劃破了午後的沉寂。莫奇是剛入警局不久的年輕助手,於是他隨著警長匆匆出動。
一位年輕人被發現倒在臥室地板上,身下一攤血跡,右手已無力地鬆開,手槍滾落在地。身邊的遺書筆跡紛亂,而他鍾愛的女子在昨天與另一個男人走進了教堂。
死者的6位親人都呆呆地佇立著,莫奇禁不住向他們投去同情的一瞥。要知道,他們的哀傷與絕望,不僅因為一個生命殞落了,還因為對於基督教徒來說,自殺便是在上帝麵前犯了罪,他的靈魂從此將在地獄裏飽受烈火焚燒。而風氣保守的小鎮居民會視他們全家為異教徒,從此不會有好人家的男孩約會他家的女兒們,也不會有良家女子肯接受他家兒子們的戒指與玫瑰。
這時,一直沉默著,鎖緊雙眉的警長突然開了口:“不,這是謀殺。”他彎下腰,在死者身上探摸許久,忽然轉過頭來,用威嚴的語調問:“你們有誰看見他的銀掛表嗎?”
那塊銀掛表,鎮上的每個人都認得,是那個女子送給年輕人唯一的信物,每個人都記得他是如何5分鍾便拿出來看一次時間。
所有的人都忙亂地否認。
警長嚴肅地站起身:“如果你們都沒看到,那就一定是凶手拿走了,這是典型的謀財害命。”
死者的親人們嚎啕大哭起來,仿佛那根壓斷駱駝背的稻草從他們身上取下了,鄰居們也開始上門表達自己的慰問與吊唁。
警長充滿信心地宣布:“隻要找到銀表就可以找到凶手了。”
站在門外,莫奇對警長的明察秋毫欽佩到無以複加的程度,他問:“我們該從哪裏開始找呢?”
警長嘴角多了一抹偷偷摸摸的笑意,伸手慢慢地,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塊表。
莫奇忍不住叫出聲來:“難道是……”
警長看著周圍遼闊的草原,微笑點頭:“幸好每個人都知道,在大草原上要尋找一個凶手和尋找一株毒草是一樣困難的。”
“他明明是自殺,你為什麼硬要說是謀殺呢?你讓他的家人更加難過了。”
“但是他們不用擔心他靈魂的去向,而他們哭過之後,還可以像任何一個好基督徒一樣清清白白地生活了。”
“可是偷盜、說謊也是違背十誡的呀。”
警長銳利的眼睛盯住他:“年輕人,請相信我,6個人的一生,比摩西10誡的60倍的10倍還要重。而一句因為仁愛而說的謊,連上帝也會裝著沒有聽見。”
感悟
說謊被人看作是最要不得的行為之一,說謊的人向來都是人們所唾棄的對象。很多時候,說謊隻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說謊是為他人創造幸福或是減輕煩惱,那麼,這謊言連上帝也會裝著沒有聽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