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霸王行動(1 / 2)

1944年6月6日,代號為“霸王”的諾曼底登陸行動正式開始。

實際上,早在幾年前,這次行動就已在準備之中。

艾森豪威爾司令擔任這次行動的總指揮。

在德國方麵,有著沙漠之狐稱號的隆美爾將軍一直在猜測,盟軍究竟會在何時,選擇哪一個地點登陸西歐。

其實,隆美爾認為,盟軍的登陸地點最有可能會是在加萊,而後才是諾曼底。

所以,在這兩處,都有德軍的重兵把守,加萊的防守力量最為強大。

就連希特勒都認為,盟軍會在加萊登陸。

直到6月6日上午,在老家為自己的妻子慶祝生日的隆美爾得到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消息時,他大吃一驚。

而此時此刻,習慣熬夜的希特勒還在睡夢之中。

在登陸之前,考慮到如果在裝甲部隊登陸之前,德軍突破了盟軍的防線,勢必會對登陸帶來滅頂之災。

於是,艾森豪威爾命令,盟軍的空降兵需在登陸灘頭兩側,距海岸十至十五千米的淺近縱深空降,以阻止敵預備隊的增援,並從後方攻擊德軍海岸防禦陣地,支援海上登陸。

艾森豪威爾非常清楚,盟軍空降兵的行動,在登陸初期,對於登陸行動的成功,至關重要。

1944年6月5日晚上十一點,盟軍三個師的攻擊梯隊,共24個傘兵營,17210人分乘1038架運輸機起飛,英國第6空降師負責諾曼底的左翼地區,而美國第82空降師,第101空降師則負責諾曼底的右翼地區。

參加當時行動的一位老兵約翰·欣奇利夫曾回憶道:“當我看到大陸之時,也就是地獄之門開啟之時,因為他們有強大的防空火力,數以百計的炮手。而我當時,大約,二十歲吧。”

這些士兵最終完美的完成任務,並在盟軍登陸之後,配合步兵繼續作戰。

此役,共有大約八千名士兵陣亡,陣亡率高達百分之四十六,但是實際上,這已遠遠低於預計的陣亡率。

6月6日淩晨兩點三十分,龐大的盟軍艦隊,到達了距離法國海岸11海裏的換乘區,士兵們從運輸船上沿著繩網下到了登陸艇中,然後劈波斬浪,駛向諾曼底。

根據作戰計劃,盟軍選擇的登陸地點,是諾曼底從東到西的五個海灘。

美軍負責奧馬哈灘和猶他灘,英法聯軍負責劍灘和金灘,加拿大軍則負責朱諾灘,上陸時間因各灘頭潮汐不同而各不相同。

出發之前,為了讓士兵們都能美美的飽餐一頓,盟軍特別改善了夥食。

但是美意往往也會鑄成大錯,海船隨著波浪猛烈搖擺,讓很多士兵都開始暈船,並把早餐全部都吐了出來,這也導致了戰士們的戰鬥力大幅度下降。

奧馬哈灘,是美軍登陸的地點之一。

這個灘頭是五個登陸灘頭中,損失最為慘重的,有‘血腥的奧馬哈’之稱。

奧馬哈位於猶他灘東麵,海岸是三十多米高的懸崖陡坡,隻有四個被海水衝刷出的深穀,成為了通向內陸的天然出口,這裏易守難攻。

德軍充分利用這裏的天然地形構築防禦工事,在低潮線和高潮線之間設置了三道障礙物,還混雜有大量水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