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正要趕上落馬的司馬懿之時,斜刺裏殺來一軍截住張飛。不是別人正是張合,張合大喊:“都督快走,”我來擋住此人。司馬懿聞言大喜道:“我活命矣!”
原來張合聽司馬懿將領堅守北原作為製衡,聽聞喊殺連天,便安頓好防守,自己領一路兵馬出來探探究竟,結果正好撞見張飛截住了司馬懿,於是縱馬前來營救。
張飛與張合有混殺一陣,張合不敵退去。張飛領兵前來會合雲長,沿途又殺了魏軍無數逃兵。這邊雲長早已指揮大軍將魏軍殺的亂七八糟了,張飛一來,再次加入,魏大軍除逃走的外,全部被殲。
話說司馬懿遣的夏侯霸夏侯威名為救援雍郿二城,實際上已經抄小道繞到蜀軍背後,準備好火把,便要來燒蜀寨。兩人相約而行,行至寨後,一聲炮響,王平早列陣在此等候,夏侯霸,夏侯威惶恐。孝直在箭樓上笑道:“司馬懿料我前往伏擊他的援軍,不在寨中。故遣你二人名為救援雍郿,實際卻來燒我營寨。他自己領著大軍來攻我前營,我軍若守後,他就強燒前營,我軍若守前,他就燒了我後寨。總之他就是要燒我營寨,亂我軍心,好乘機勝我。司馬懿之計安能瞞我?我已經遣將打敗了司馬懿大軍,你等無名小將何不早降?”夏侯霸夏侯威心中大慌,燒寨不成,反被截住,於是領兵逃奔。王平問是否追趕,孝直叫住道:“不必追趕,月黑風高,吩咐外寨兵士小心。教軍馬回去歇息吧。”
後人有詩歎曰:
仲達妙計胸中藏,暗教軍馬燒營房;奈何疏忽孩童策,損兵十萬銳氣傷。
虛張聲勢各有方,環環計算在廟堂;少算多算定勝負,渭水之濱好戰場。
打掃戰場的時候,滿地肢體殘破,血腥刺鼻,殘槍破旗,滿地都是。遠處一僧人留著凶神惡煞般的髭須,相貌凶惡,長的五大三粗,一身灰白僧衣,脖上掛一串大佛珠,見到此景憤恨不已,手提禪杖,一仗擊碎了身旁的巨石,火星四射。
這一戰下來,司馬懿大軍除逃竄的外,其餘全部被殺,或者跪地舉手投降。司馬懿領兵十四萬,死傷七八萬,投降三萬多人,其餘人盡皆不見,都是逃跑了。
蜀漢的軍馬共死傷二萬多人,雲長手臂也受傷。孝直命厚葬死傷兵士,統計名冊,好待以後撫恤之用。
對於投降的魏軍,子龍建議全部放了,叫其返鄉不要再當兵就是了。孝直不許,孝直心道:“一來,若放其回去,魏國法令嚴峻,他們必定不敢返鄉,隻得返回魏軍中,以後還是禍害。二來,這些人在此多待時日,隻會浪費蜀漢糧米,蜀漢兩米運送不易。放也不是,不放也不行。隻有全部坑殺,或者誰願意領兵親自護送他們前往漢中分散安置。”眾將聞言,沒有良策,皆不敢言語。
隻有趙雲不忍這麼多人被殺,便抱拳道:“雲願領兵一萬,押赴他們前往漢中。”孝直道:“不行,你乃左膀右臂,不可輕離。”孝直道:“李恢王平何在?”李恢王平出列,孝直道:“命你二人各領兵三千,押赴魏國降兵往漢中分散安置。你們去山中砍些樹藤,將降兵五十人為一隊,將手連著綁緊,防止逃竄。沿途但有停滯不前者,殺!”於是孝直又命高翔為他們沿途提供飯食。
話說鄧艾果然見到些許前來的魏國援軍,隨後便殺,殺的魏軍心驚膽寒,哭喊連天。城上郭淮見到心痛不已,卻不敢開門營救。以手錘柱子道:“誓報此仇。”
這邊鄧艾遣以得力之人,染滿臉血跡,渾身創傷,前往扶風求救,說是蜀軍攻雍郿甚急,請立即支援。扶風太守乃一年長文士,見到此書,立即差先鋒領兵前行,暗自教先鋒如此如此,自己之餘少許兵馬在城中。鄧艾聽聞扶風有兵馬來救,大喜道:“丞相計成矣。”於是領兵抄小路直往扶風而來,與要道伏下一支兵,教如此如此。自己卻領軍繞到直取扶風。剛到扶風城外,忽然一聲炮響,城上旗幟招展,就見城上一長者文士笑道:“鄧艾,區區小計我已識破,還不快快下馬受降”就在此時背後喊殺連天,一彪軍馬從後麵殺來,左右又各殺來一支軍馬,鄧艾大驚,領兵苦戰突圍而去,蜀軍死傷無數。這位年長文士正是張既,張既讓先鋒撐著旗幟先行三五十裏,而後突然回轉,鄧艾的細作探知的隻是撐著旗號出來的時候,而後就不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