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威嚴救危局 仲達走潼關(1 / 2)

就在王平眼見支撐不住司馬懿瘋狂進攻的時候,後麵一彪人馬突飛猛進,如入無人之境,手起刀落,橫殺四方,無人敢當,又是一員猛將。此人不是別人,正式威嚴趕來。孝直大喜,飛奔向威嚴這邊,指揮威嚴向司馬懿方向殺去,魏軍與斜刺裏衝殺而來的威嚴一交手便知威嚴十分強悍,魏軍紛紛退讓,避開威嚴的衝鋒。威嚴領兵不到一刻時間就衝進魏軍團團包圍中間,依舊橫衝直撞,無人能檔。威嚴直衝向趙雲所在處,見趙雲與馬超領著殘兵全身上下並無多少未受損傷。威嚴的人馬衝進來,司馬懿指揮並力阻擋,終究擋不住威嚴和王平的合力廝殺。

司馬懿心中鬱悶,便揮兵猛殺一陣雲長救出張合,領著魏軍敗退。陳到趙雲馬超見魏軍退去無不歡喜,威嚴衝進長安城將城內的魏軍盡皆嚇跑。雲長想要揮兵追殺司馬懿,被孝直勸阻。拿下和守住長安才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浮雲。孝直命雲長王平領所部守南門威嚴守西門,趙雲守東門,馬超守北門,吩咐下去,眾將領命而去。孝直命人將一千多特種兵屍體和其他兵士的屍體全部迅速收斂了,張貼告示下去,百姓秋毫無犯,依舊如往。

夜幕中,司馬懿停頓在遠方,看來一眼遠處的長安城,仰天長歎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強也!”此時,前往截寨的夏侯霸夏侯威領著無功的魏軍退回,正好遇見司馬懿一行,於是合兵一處,聽從司馬懿安頓。司馬懿道:“長安已失,法正將五丈原大寨,陳倉守的死死的,無稀可乘。”司馬師道:“父親,你的計策本來已經成功,卻不料蜀軍為何接連不斷有如此多的兵馬前來,前翻都未曾聽說。”司馬懿道:“威嚴本是漢中太守,孟達敗於漢中,我本以為是威嚴擊敗了孟達,不想威嚴竟然不再漢中。此乃我失算也,蜀漢還有俊傑可以擊敗孟達,蜀漢正藏龍臥虎也!”眾將皆黯然神傷。

司馬懿飛書至守雍郿的郭淮,扶風的張既,新平的曹真,叫其火速偃旗息鼓,繞到撤往潼關,晚則被蜀漢大軍圍困,極難脫身。另一方麵司馬懿命渭河北岸的大寨也立即拔寨撤往潼關。

張合心有不甘,道:“兵法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不如我等領兵殺回,乘其懈怠,奪回長安城如何?”司馬懿搖頭道:“法正早有準備,此去不宜。”夏侯霸,夏侯威皆有不樂,道:“都督畏蜀如虎,如何能成事。我等原前往奮力一戰。”司馬懿道:“若要前去,可乘早去,分為兩隊,前後照應,以防不測。”於是命張合夏侯霸領一支兵為前部,自己與眾將在後軍。剛到城門,忽然城上一聲炮響,火光通明,繡旗招展處,法正立於旗下,手持書卷笑道:“張合,此等小計如何能瞞得過我?回去告訴司馬仲達,這一陣我雖然取了長安,卻勝之不武。這一陣我敗給他了。我心服口服,隻是這長安城乃我主必取之要地,我不能還給他了。”張合大怒,揮兵強攻,城上箭如雨下,張合不得靠近,隻得領兵退去。回軍遇見司馬懿,據實以告。司馬懿苦笑不已,後歎道:“孝直恢宏之人,真人傑也!”

既得長安,馬岱,鄧艾,關興領兵全部趕來,長安城中已經有十幾萬兵馬了。法正命趙雲前往五丈原與張飛共同守護五丈原和祁山關卡。法正一邊奏報捷訊,一麵命鄧艾領兵守住長安各處關要。鄧艾的軍事才能是很傑出的,孝直將此等重要的是交給鄧艾,一方麵可以訓練鄧艾,另一方麵也是圍蜀漢培養優秀的人才。此番孝直的錦囊有好幾個都沒有用上,說明孝直並不能像孔明那樣料事如神,未來之事還是有很多偏頗之處。

孝直好奇,讓關興開啟孔明的錦囊觀閱。眾人前來圍觀。

第二個錦囊是:見到長安攻伐危機,可在青泥隘口遍插旗幟,關興領兵三萬救援右丞相,張苞其餘兵馬暗取潼關,取下潼關死守不出便可。

第三個錦囊是:見到司馬懿猛衝潼關不下,就乘右丞相前後夾擊司馬懿的時候,扮作魏軍往武關求救,與中途伏兵擊殺魏軍,取下武關。

關興說:“三個錦囊,左丞相說,第一個錦囊在取下青泥隘口時開啟,第二個錦囊在長安危機的時候開啟,第三個錦囊在司馬懿圍困的時候開啟。不想右丞相卻在此時卻遣人密令我領兵前往長安。”孝直與眾人皆敬佩孔明智謀入勝,孝直亦自感不如孔明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