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滿寵偷襲泰山營 法正逆襲滿寵(1 / 2)

160 滿寵偷襲泰山營 法正逆襲滿寵軍

話說張遼退走平原,北海城內自然空虛,法正命薑維再領兵三千奪了北海城,法正分了一半的糧草給薑維,足矣維持半年。法正這次囑托薑維,若未見到蜀漢主將本人到城下,絕對不要開城門。

法正自己的糧草隻剩一半,要維持近一萬士卒的糧食,存糧隻能支持兩個月。

法正為了解決糧草的問題,命士卒在泰山腳下屯田,再引泰山的水進行灌溉,糧食產量多者有賞。而且這時節正好是八月上旬,馬上就可以種小麥了,待到小麥成熟,其他的作物有收成的時候,就可以長期在徐州紮根了,可以長期牽製對抗曹魏了。

這日天色晴好,法正帶領馬超、魏延遊覽泰山,一方麵這些日子難得閑下來,另一方麵也可以增長一下見識,畢竟這裏是五嶽之首,這裏是曆代帝王封禪祭天之處。人們都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法正也希望可以一覽泰山,天下無山。

早晨抵達秦始皇時期修建的和漢武帝時擴建的岱宗廟,這宗廟雖然已經破舊,但還保持著巍峨大氣的景象,兩旁上千棵大柏樹都已經一百多歲了,這些都是漢武帝在百年前來此祭天讓人栽下的。

宮闕莊重,足見昔日之隆盛,亭台典雅,可知往者之逸致。法正跟魏延馬超一一講解始皇至今登泰山的故事,細數東嶽之磅礴。

山嶺險峻,幸得有千級石階,遊人孤獨,還好有鳥獸爭鳴。李斯的小篆規整,殘碑難擋歲月的消磨,青鬆的生命強勁,五大夫不枉始皇的封賜。

天梯難登,不到一半早已累的汗流浹背,石階千重,南天門依舊高懸頭頂。山間野花芬芳,佳木繁蔭,飛泉流瀑,怪石嶙峋。更有那野菊花黃的如金似霞,古藤奇行能爬山過樹,清潭靜謐更顯幽明澄澈,奇石驚心似天外飛來更攝人心魄。

山間更有蜂蝶飛舞,爭采初秋之蕊,鬆鼠躥跳,收集過冬的果物,野豬橫行,膘肥體壯竟無視豺狼,長蛇懶散,盤在草窩裏不動,猿猴調皮,三三兩兩嬉戲打鬧。

經過數次歇息,法正一行終於登上南天門,天邊雲霧泛白,如仙境蓬萊;山下大大小小的峻嶺挺拔,原野披翠,百裏之內,盡收眼底。昂首便是天外,果然是不登泰山不知山之高也。

法正與魏延馬超等人夜間就在泰山之巔休息,法正與眾人都穿了厚厚的衣物禦寒,但還是感覺寒意逼人。夜間星辰璀璨,銀河絢爛,天狼星耀眼、織女星明亮,軒轅十四閃啊閃、北落師門發寒光。法正看著看著就精神煥發,竟忘了自己在山頂漫步,幸得有軍士隨時提醒,不然一腳不慎就要跌落山崖。

次日清晨,東方露出了一帶白,大家就正襟危坐以待日出,雲海中漸漸露出了一線、一缺、半圓、大半、整個紅日。太陽的光線刺穿雲海抵達人間,不僅讓法正感受到了熱量,更感受到了光明和希望。紅色漸漸消退,日光也漸漸變強,大地籠罩在一片暖陽之中。

西望黃河,如黃色玉帶,橫亙在中原大地之間,鑲嵌在華夏實體版圖之上。母親河,華夏文明誕生河,雄渾亙古,悠悠厚重。

法正遊興不減,但已時候不早,無奈隻得同眾人一起下山,返回營寨。

法正回到營寨中休息,正和眾將士一起分享遊覽泰山的感受,中間點起了篝火。法正描述的繪聲繪色,眾將士聽得不亦樂乎。

而有的將士當場就打斷法正的吹噓,笑道:“那棵破鬆樹,還沒我家的那棵鬆樹大,也沒我家的那棵好看,那秦始皇還給它封個什麼五大夫。法丞相還吹得神乎其神,丞相啥時候到我家看看我家旁邊那棵鬆樹,就算封個縣尉也行啊。”於是大夥全都捧腹大笑,有的就說:“封什麼樹,你明顯想讓丞相封你嘛,哈哈哈。。。”

法正笑道:“你小子要是有本事,下次給我殺一個魏國衝在最前麵的先鋒官,我就封你個比縣尉官大得多的副先鋒,我再請你吃肉。”那小子大喜道:“一言為定?”法正笑道:“一言為定!”稍後,便有反應快的軍士笑道:“殺了敵方先鋒官,按規定本來就要封副先鋒,你個蠢材被法丞相耍了。”頓時所有軍士一頓哄笑。那小子,一陣尷尬,思索一陣,笑道:“那不是,還有法丞相請我吃肉呢,那是軍規中沒有的。”眾人於是道:“聽者有份!聽者有份!”法正一陣無語,尼瑪估計又要花大把的錢請人吃飯了。

法正對待士兵就是如此,可以同士兵一起玩耍,一起嬉鬧,可以為士兵解憂解難,可以視士兵如兄弟父子。但是法正是不會隨意賞賜士卒的,賞賜都有法可依,無論關係如何好。

賞罰:賞善罰惡,賞為引導,罰為禁束。賞是需要引導的作為,罰是需要禁止的作為。賞與罰都需要公平公正。賞賜可以讓人知其需要提倡的是什麼,刑罰可以讓人知曉哪些行為不可以做。因此賞不可以亂賞,罰不可以亂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