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三十六計 金蟬脫殼 關門捉賊(1 / 3)

三十六計 金蟬脫殼賈逵走合肥,關門捉賊司馬擒吳班

花木逢春分外嬌,天街細雨慢飄搖;

晨霧籠水似靈境,白鶴沙洲伴翠鳥。

壽春樓台巍峨貌,城中百姓從善道;

賈逵用計把命保,司馬善謀出奇招。

話說呂蒙趁亂奪取壽春以後,整飭防務,紀律嚴明,對百姓秋毫無犯,壽春很快人心安定,如同未經曆戰事。

老百姓是最善良的人,隻要能吃飽肚子,隻要能保命,就可以待下去,逆來順受,忍受苦難,人性中的堅韌點都在百姓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戰亂年代,能保命已經是很不容易了,多少人都顛沛流離,貧病殆亡。

人們隻知曉三國英雄俊傑如繁星,美女絕代閉月羞花,可誰曾想東漢末年的天下混亂,生靈塗炭,淒慘悲壯,蒼涼陰森,如人間地獄,似冥界鬼府。

建安七子曹操的蒿裏行,將此情景記述了下來,詩寫的很真實,很感人。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凶。

初期會盟津,乃心在鹹陽。

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勢利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淮南弟稱號,刻璽於北方。

鎧甲生蟣虱,萬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

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

詩中既有當事人的政治思量,也有對天下大亂、人命如草芥、生靈塗炭的傷感。

東漢末年,民不聊生,餓殍遍野,千裏無人煙,九州人丁薄。

東漢末年,宦官為爭權謀害忠良,後宮為爭寵陰狠歹毒,昏君為安逸剪忠植奸,賊臣為私利弑君焚城,遍觀二十四史,未有能出其右。

橫征暴斂、魚肉百姓、殺人放火、欺壓老弱,泯滅天良。

天災雖猛,人禍更凶,最狠最壞是人心。

曹孟德還有一首史詩,以當事人的身份,記述了這段曆史。曹孟德以簡練凝練的筆法展現了這段混亂的政局。

詩人,痛恨朝綱不振,痛罵亂臣賊子,痛心漢祚衰微,痛悲天下受難。

請仔細品品這首著名的樂府史詩。

薤露行

惟漢廿二世,所任誠不良。

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猶豫不敢斷,因狩執君王。

白虹為貫日,己亦先受殃。

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

蕩覆帝基業,宗廟以燔喪。

播越西遷移,號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為哀傷。

這兩首詩都出自曹丞相之手,曹丞相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而且是傑出的詩人。

諸葛亮曾在後出師表裏寫到,曹操用兵如神,仿佛孫吳,絕非虛傳。曹操與敵方對壘,表麵上看似不願與敵方對壘,如同散漫休閑,一旦開始行動,秘計奇出,精兵強將閃電出擊,迅猛突進,如秋風掃落葉。用兵如神,無往不勝。

唯一敗的一次,是敗給了周瑜。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橫使周瑜虛獲此名。”陳壽亦多次提及曹軍有疫病。曹操敗給周瑜以後,就再也沒有親自統兵要南渡長江,說明曹操對對長江有了顧忌,不要認為這是能力欠缺。為將者要有所畏懼,曹操做到了。夏侯淵沒有聽曹操的這句話,所以兵敗被斬。

畏懼並不代表能力欠缺或者懦弱,畏懼是對自身的一次客觀審視,是對敵我的一次再考量。

小鬼子無所畏懼,與中國打,與蘇聯打,與美國打,幹遍諸侯,無所畏懼,勇氣爆棚,信心爆表,霸氣側漏。

無所畏懼,不知敵,不知己,必定敗亡。

夏侯淵是曹操手下的勇將,又是曹操的親屬,還是曹操陳留起兵時,第一批追隨曹操的人。夏侯兄弟衝鋒陷陣勇往直前,為了曹操的大業拋頭顱灑熱血。

曹操對夏侯兄弟和曹仁非常倚重,為股肱之臣。

夏侯淵用兵在於神速,日行五百,出其不意。夏侯淵是曹操集團中,曹操的嫡係中的嫡係。曹操十分欣賞和信任夏侯淵,夏侯淵也不負眾望,帶兵打仗獨當一麵,很有領導才能。

曹操在和馬超對峙於渭水之畔時,夏侯淵多次帶兵襲擊馬超,為曹操平定馬超、韓遂等軍事割據集團,立下了戰功。

夏侯淵作戰不拘一格,神行閃擊,擅長奇襲,經常以出其不意的戰術取得勝利,很得曹操軍中的人的讚譽。

夏侯淵在為曹操爭奪天下的戰鬥中,夏侯淵在官渡之戰以後常作為統帥出征,為曹操鎮守一方,取得的戰績,也多是勝利的結果。不過,曹操對夏侯淵的才能欣賞的同時,也對夏侯淵的勇敢、大膽的作戰個性表示出擔心。

為將之道,以勇為本,以謀製勝。空有武勇,匹夫之敵。

呂布空有一身武藝,天下無敵,然而總被別人當槍使,東奔西逃,居無定所,前途無望,諸侯中飄蕩,人心背離,眾叛親離,如喪家之犬,似過街老鼠,空有一身武藝,卻無立錐之地。

實際就一句話,上兵伐謀。不知兵之害者,不知兵之利。狂妄驕橫,實際和廢物草包是同義詞。

曹操曾經與夏侯淵談過一次很有軍事教育意義的談話,他告誡夏侯淵要注意為將之道,曹操說,身為帶兵作戰的將領,對戰場上的爭鬥,要時常懷有膽怯、謹慎的心理,不應該隻憑著勇敢。大將出兵爭鋒要以勇敢為根本,但用兵作戰要采用謀略,如果隻知道依靠勇氣,那隻是對付一個匹夫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