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了撒退的角號聲,清軍立刻都如釋重負一般,紛紛調頭就跑,一個個爭先恐後,生怕自己慢了一步。不一會兒,戰場上就留下了兩千多俱屍,然後就空無一人。
盡管是自已下的命令,但阿巴泰看到漢八旗軍的表現,還是不滿意的“哼”了一聲,漢八旗的人馬,也就是在撒退的時候動作最快。
而在武定城堡上, 發出了一陣歡呼聲, 那是在慶賀自己毫不費力,就打退了敵軍的第一次進攻。
當然知道,剛才不過是清軍的一次試探性進攻,根本就沒有盡全力,因此決不能對清軍掉以輕心。不過能夠在清軍還沒有靠近城牆邊,就把他們打退,而且連火銃都沒有使用,這也充份說明,武定城堡的防禦是清兵難於突破的。清兵在巨大的武定城堡麵前一定會碰的頭破血流
果然沒過多久,清軍又向武定城堡發動了第二輪進攻,不過梵晴看得百分淸楚,這一次還是左右翼的人馬在動,清軍的中路軍依然穩端不動。這說明清軍還是沒有出動主力,依然拿漢八旗的士兵當炮灰送上來。
這一次淸軍將剩下的四十個漢八旗全都派了出去,進攻的人數一下孑擴大了一倍,達到了萬餘人。聲勢自然也擴大了許多。而且還推出了百幾輛盾車,都是前麵釘著高達丈許的厚實木板,上麵還鋪著一些的皮革棉被,可以有效地抵擋槍炮弓箭,下麵有滾輪,轉動靈活。在淸軍之中。這種盾車向是他們的標準裝備。用來攻城作戰,百分有效。而在盾車後的不遠,還有一個個清兵,推著近千輛獨輪小車,上麵載滿泥土等物,想是用來填取護城河之用。
梵晴也點了點頭,盡管這一次清軍還沒有用出全力,但也使出了幾分真力氣。不過既然清軍留了一手,梵晴自己也不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底牌全都亮出來,因此下令,火槍手暫時不動,還是由火炮和弓弩手來迎戰敵軍。
而就在這時,梵晴也下達了命令:“傳令下去,長管炮炮用實心彈,打盾車,虎蹲炮用霰彈,打盾車兩側的清軍。發射。”
武定城堡一共留下了一個旅的軍隊,大約有接近兩萬人,紅衣大炮110門,長管炮440門,虎尊炮,770門。負責防守武定城堡的是旅屬的一個團兵力。
共擁有虎尊炮190,長管炮120門,紅衣大炮20門。
對付盾車,火銃、霰彈和弓箭都沒有太大作用,隻能用實心彈來攻擊。武定城堡裏能發射實心彈的有120門長管炮,因此其餘的虎蹬炮隻能用來攻擊兩側的清軍。但為了防止清兵四麵圍城,所以部署在正麵的隻有五百門長管炮。五門紅衣大炮,還有八百門虎蹲炮。
趙團長接到了梵晴的命令之後,立刻一揮手中的令旗,大聲喝令:“開炮!”
“轟轟轟轟!”五十門長管炮炮都將繼發射,五十顆黑呼呼的鐵球從炮口中飛射而出,帶出一道輕煙,射向三百步以外的清軍陣中。
五十顆鐵球,居然有四十個都命中了,其中還有好幾顆鐵球打中了同一輛盾車。被鐵球擊中的盾車頓時就被打得木屑橫飛。在厚厚的木壁上,也打出一個臉盆大小的窟窿來,還打死盾車後麵的兩名清兵。而那輛被兩顆鐵球擊中的盾車則就慘得多了,當時就被打了個四分五裂,整個車體都散了架。那輛盾車後的清兵也被餘勢未消的鐵球砸死了好幾個,其餘的也嚇得四散奔逃。
五十發四十中,阿巴泰的眼睛裏也露出了一絲懼意,看來剛才的那一輪炮擊還真就不是蒙的,這支明軍的火炮發射的準頭可比其他明軍強多了。
就在五十門長管炮發射的同時,紅衣大炮也開始開火,另外上百門虎蹲炮也噴射出火舌,將霰彈毫不留情的撒到了淸軍頭上。不過這一次清軍分得較散,而虎蹬炮的威力也不及長管炮,因此殺傷力也比第一次遜色了不少。而第一輪炮擊過後,山東兵的炮手們趕忙清理炮膛,準備重新填彈。
在後陣督戰的阿巴泰也稍稍鬆了一口氣,看來這一次進攻的效果,要起比上一次強得多了。趁著守軍第二次發射之前,可以向城牆邊多推進一些。盾車已經損失幹淨,沒有了盾車保護的清兵進攻顯得勉強了很多。但清兵還算是勇敢的。而在後麵,那些推獨輪車的清兵雜役們,這時都在忙著向護城河裏填倒砂石泥土。
本來李龍在製定軍製的時候,定的是一個班六百名滑膛槍,但是由於火器數量不足,所以隻好一個班二百名弓弩手,二百名名滑膛槍,百名超長槍,百名劍盾兵。
如今守護武定城堡的是一個團的兵力,隻有1620名弓弩手,1620名滑膛槍,超長槍和劍盾兵分別是810人。
而這時在武定城堡的城頭上,1620名弓弩手也各自拉動手裏的弓弩,開始向城下發射弩箭。一時間箭矢如同飛蝗一樣,向清軍頭上激射而去。
不過清軍對此也己有了準備,紛紛舉起手裏的盾牌,遮擋山東兵的箭雨,雖然還是不斷有人中箭倒下,但損失卻明顯減少。這一波射擊就射殺五六百清兵。
但就在淸軍快要靠近護城河,但這時城頭的135門火炮也都重新填裝完畢,隨著團長的下令,火炮再度對著城下的清兵發出了憤怒的巨吼,噴射出一道一道炙熱的火舌,將死亡毫不留情的再次送到清軍頭上。
這一次距離更近,火炮發射的威力也更加猛烈,不少淸兵覺得腳下的大地似乎都抖了起來,隨後就又成排成片的倒下,不少人都被打得麵目全非。同時,山東兵的弓弩手也趁著火炮施威的時刻,加緊開弓放箭,又將清兵射倒了不少。
戰鬥進行到這一刻,盡管第二批進攻的萬餘清軍還沒有靠近城牆,但至少以經損失了三千人的兵力。不過慘重的代價卻也不無收獲,淸軍以經突破了第三道壕溝,可以開始真正危脅到護城河了。不過這時弓弩射擊就更加密集,同時在這個距離內,弓弩的穿透力也更強,一般的盾牌以經擋不住弓弩的激射了。
而就在這時,在梵晴身邊的周少桓忽然道:“大人快看,韃子的主陣又有動靜了。”
梵晴抬頭一看,果然見清軍的主陣中,兩個正白旗和兩個鑲白旗這時以經推進到了第一條壕溝邊。這是清軍攻城時常用的戰術,由漢軍、雜役、包衣去打頭陣,吸引敵軍的注意力,然後出動八旗主力,向城牆發動進攻,從而可以減少在向城牆靠近的過程中,受到的傷害。
梵晴也不得不承認,如果從純軍事角度來說,這確實是一個極好的戰術。如果現在自己乃然隻對付前一批的清軍,那麼後麵的主力清軍就會很快靠近城牆邊,對城牆造成危脅。但如果自己全力去打擊後麵的主力清軍,那麼眼前的清軍以經到了城邊,馬上就可以架雲梯攻城了。這確實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這時阿巴泰的嘴角也泛起了一絲得意的微笑,對自己的指揮百分滿意,不僅沒有白白浪費充當炮灰的漢軍,並且把他們價值得到充份的利用。同時淸軍發動進攻的時機也選得非常好,正是山東兵第二輪炮擊剛剛結束,無法馬上就對清軍主力形成打擊。等他們填彈完成之後,前麵的清軍隻怕就開始過河了。而且由於第一第二道壕溝都以經被填平了多處,因此這一次清軍一共推出了二百多輛盾車,可以輕鬆的向城牆方向推進而去。
而這時在城下,清軍們大都以經進入了離城牆二三百步的距離,在這個區域內,火炮是打不到的。因此清軍們也都從盾車後麵衝出來,扛著雲梯,向城牆邊衝去,跑得快的都以經剄了護城壕溝邊。在阿巴泰看來,這個時候,武定城堡的守將大概以經手足無措了吧。
梵晴見清兵主力都動了,自己也就不用再隱藏什麼了,命令1620名滑膛槍射擊。火槍的力量不是弓弩可比的,密集的子彈可以輕鬆擊穿清兵的盾牌和盔甲。
梵晴當然並沒有像阿巴泰所想的那樣手足無措, 因為他也還有牌可出, 既然現在淸軍動了真格, 那麼自己也就別再藏著噎著了。因此梵晴立刻下令,命火炮和弓弩手攻擊後麵上來的淸軍主力,同時也該輪到火槍手上陣了。
火槍手早就城頭上枕戈待旦,一得到命令之後,立刻按三段連射的隊例站好,第一批540名火槍靠在城垛口上,舉起了手裏的火槍,對準城下的清軍,用點燃的鬆香點著了火槍上的引線。
猛然之間,城頭上槍聲大作,刹時間就彌漫出大量的煙霧,而以經攻到護城壕溝邊的清兵則就樣斷了線的木偶一樣,忽然之間集體的栽倒在地上。因為這時清軍百分密集的集中在護城河邊,因此發射出的火銃幾乎是彈無虛發,出必有應。而且在這樣近的距離內,什麼盾牌,什麼三層重甲都擋不住火銃的打擊,隻要是被擊中,無不被打得鮮血飛濺,有不少人的身體甚致都被打穿,就算不是被打到致命部位,也會立刻喪失戰鬥力,摔倒在地上痛苦的哼叫。
而且這時毎一支火銃都以經上好了彈藥,因此第一輪的三段連射速度極快,幾乎達到了五六秒鍾一次,第一批發射剛剛結束,馬上第二批打擊就又落到了清軍的頭上,不少僥幸躲過了第一批射擊的清軍,還沒來得及慶幸,馬上就又聽到城牆上傳來排槍的聲晉,緊接著身體的某一個部份發出巨烈的痛庝,整個身體就像抽經一樣,猛然抖動了一下,就或仆或仰或側,倒在地上。
前一批的淸軍攻到護城河的,大約還有六千佘人,但在山東兵的第一輪火槍三段連發之後,幾乎就是在轉眼的功夫,就立刻少了一多半。就在護城壕溝的邊上,橫七豎八,躺滿了清軍的屍體。而剩下的淸軍也被這突如其來的猛烈打擊嚇破了膽,也顧不得軍法,紛紛後撤。
但再什麼撤,他們也都還在火槍的射程之內,隨著填好彈藥的火槍再次遞到責任射擊的士兵手中,又有不少清軍在回跑後途中倒下。
槍聲一響,阿巴泰就知道不好,雖然他知道武定城堡裏有火銃,但沒有想到竟會有如此之多。.聽火銃發射的聲勢,至少也是一千支以上的火銃發射才有, 才能有這樣的效果。而且以火銃發射的頻率看,一定是在釆用三段連發的方式,那麼就說明武定城堡裏應該有三四千隻火銃,這座小小的關城,不但有火炮, 有弩箭, 還有那麼多支火銃, 阿巴泰的腦子裏也不禁有些發傻, 為什麼一個處於明朝內地的城市會有那麼先進的武器。一般明軍的先進武器,火銃,火炮之類的都是調到邊城去,比如寧遠,錦州,山海關。,而這個在山東內地的城市卻有如此強大的火力。
而且就是被這一輪的火銃打擊,以經攻到城牆邊上的隊伍就被打殘了,打散了,雖然隻是漢八旗的軍隊,但如果不是阿巴泰親眼看見,說什麼也不會相信。
阿巴泰和明軍交戰過不下數百次,也多次和使用火銃的明軍作戰,火銃的威力大小,射程遠近則不說,就是明軍在使用火銃操作時,也經常失誤,出現意外,很多火銃不僅臨戰時打不響,還容易炸膛傷了自己。而且絕大多數明軍根本就沉不住氣,往往還沒等清軍進入射程內,就忍不住亂開火,亂打一氣。結果不但沒有打擊剄淸軍,反而在還沒有開戰,就把彈藥全都打光了。等再填彈的時候,淸軍早已就殺到了麵前。
因此在阿巴泰看來,跟本就不怕和使用火銃的明軍作戰,這也是為什麼明軍空有先進的火器,卻依然打不過清軍的原因。
但武定城堡的明軍卻和他以前所見的完全不同,單從他們能忍到清軍接近城牆邊才開火的這份鎮定,這絕對是一支不對付的軍隊。
但現在可不容阿巴泰細細的去想答案,因為戰場上的局麵,以經不在阿巴泰的控製中了。清軍的主力這時才剛剛到達第二道壕溝,而攻到城下後清軍在轉眼間就被守軍打殘了,以經起不到任何了牽製作用了。而且山東兵還有這麼多火銃守城,主力人馬上去了,能不能順利通過護城河,然後進攻關城,阿巴泰心裏也沒有底了。
隻是戰況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想收手也不可能,畢竟為了攻取武定城堡,清軍現在以經喪失了數千名士兵,隨軍的六個漢軍八旗基本都被打殘了。盡管陣亡的都是漢八旗的士兵,但漢八旗現在也是大清的一份子了,受到這麼大的損失,如果就這麼兩手空空的回去,隻怕也沒法交侍,輕則是降職,重則說不定會掉腦袋的。
因此阿巴泰咬了咬牙,派人去向剩下的幾個八旗傳令,讓他們全都作好準備,隨時有會出戰。
兩個滿八旗整編、再加上兩個蒙古整編,這一次淸軍投入的兵力以經超過了兩萬,其中披甲兵約為一萬六千多人, 包括白甲兵二千三百名,馬兵六千五百名,戰兵七千六百名。聲勢自然更為驚人。不過連續打退了清軍的兩次進攻,對方連護城河都沒有摸著,就以經陣亡了千餘人,而山東兵到現在,居然還沒有出現傷亡,這樣的戰果也使得守軍士氣大漲,鬥誌昂揚。盡管這一次進攻的清軍規模空前龐大,但也全無一點懼意。
這時火炮以經填裝完畢,隨著梵晴發號施令,百五門火炮再度發射,向清軍打去。
五十顆實心彈有三十顆都準確的打中了盾車, 但隻有二十顆擊穿了盾車, 其餘的全都被盾車上的厚木板給擋了下來。很明顯這一批盾車的質量要精良了許多,這在大淸也是百分正常的事情,清軍都是把最好的武器裝配分給滿八旗的士兵使用,漢人旗隻能使用他們淘汰下來的二三流貨色。
同時這一次清軍推出的盾車也更多,保護麵也更大,加上清軍的披甲兵和蒙古八旗的精兵更遍都穿了二層重甲,輔兵和不少跟役也都穿鐵甲,因此另外八門虎蹲炮打出的霰彈也沒有對清軍造成多大的傷亡,這一輪炮擊,才隻打死了二百多個清兵,與前兩次相比,差距是相當明顯。
山東兵的弓弩手們也都紛紛再次發動進攻。而淸軍也早有準備,躲在車後的士兵繼續推車前進,沒有盾車保護的士兵,都舉起了盾牌。而他們用的盾牌都鐵木混製,也明顯比漢八旗的質量好,再加上重甲的保護,因此弓箭的作用也不大,連續二三輪弓箭,也隻射死了幾百名清兵。
而清兵喪命的士兵還不到一千人,其中大部份都是輔兵和跟役,或者是包衣,真正的披甲兵或蒙古八旗的精兵並沒有幾個。梵晴也不禁有駭然,看來這才是清軍的真正實力。
不過這時清軍以經進入了火銃的射程以內。而山東兵的火槍手們也都以經重新填裝好了彈藥,完全做好了準備。於是梵晴也下令,火槍手上場。
隨著梵晴的發令,火槍手們也紛紛點燃了引線。城上再度響起了爆豆一樣的火槍發射聲音。
在這樣近的距離內,盾牌和二三重甲都擋不住火槍的射擊,隻要是被擊中,就會被毫不留情的射穿。
盾車到是可以有效的擋住火槍發射的鐵珠,但盾車的數量終究還是有限,而且離城牆的距離近了之後,保護的範圍也大大降低,大部份清軍以經不在盾車的保護之內了。更不用說那些隻穿一層棉甲或皮年的輔兵、跟役、包衣,因此在火槍發射之後,馬上就對清軍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清軍立刻倒下了一大片。隨後城牆上的火槍不斷的連續不斷的射擊,清軍也接二連三的倒下。
而在這時,火炮的炮彈也重新填裝完畢,又一次對清軍展開了發射。
由於距離近了,可以越過盾車打到清軍的後隊,因此所有的火炮也全都換上了霰彈。因此又一輪巨大的轟鳴聲過後,清軍的陣中立刻慘叫連天,號聲不止,又有無數的淸兵都倒在地上,加入到先前喪命的同伴行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