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雲子入獄(1 / 2)

可是,蔣介石在同小鬼子開戰的同時,為了分化東北軍,先是把除騎兵軍外的東北軍調到豫南、皖北和蘇北一帶,取消總部,對各軍分而治之,接著進行改編,由原來的二十五個師縮編為十個師。、

這時,五十七軍軍長繆澄流等一些高級將官,公開投靠蔣介石。西安事變時那種生機勃發的局麵化為烏有。

但抗日無門、請纓無路,劉家語和學兵隊的很多學員,內心激憤,情緒苦悶。

中共產黨的組織結合悼念在淮河溺死的學員邢英同誌,組織了一場要求抗戰的宣傳動員活動。

此時,了解他的戰友認為他是自殺,因在其枕下發現可以看作遺書的文字,內容是斥政府不抗日,又不許學生抗日救亡,感到前途渺茫,這才走上自殺之路的。

在王建中的追悼會上,劉家語泣頌七言絕句:“失國亡家恨怨多,請纓無路奈若何。東流淮水皆含淚,屈子遺風逐逝波。”

由於此七絕的一針見血,引起戰友們的強烈共鳴,大家無不流淚,真是哭天抹淚。

這個活動在當地造成很大影響,就連一位監督學兵隊的國民黨特務也受到感化,站出來向劉家語等學兵隊員痛哭流涕地坦白自己的罪過,表示願意共同抗日。這愈發引起國民黨對學兵隊的注意,不久蔣介石就借整編為名,下手諭解散學兵隊。在劉家語等隊員努力下,悄悄地成立東北軍差遺二隊,力爭把張學良嘔心瀝血培養出的精英保護下來。

一九三七年五月,東北軍的差遺二隊也被蔣介石解散了。

毛澤東對此很是著急,於是下令道:“讓他們學兵隊的少數學員就近來延安;另一部分回北平,有條件的就到平西開展敵後遊擊戰爭……”

後來一部分到山西犧盟會及山西新軍工作,另一部分到了山東。留下的開始時隻有二十八人,後陸續又有增加到一百一十人,分散到東北軍各部隊去搞兵運工作,劉家語是其中的一個。留下的學員,組織了抗日讀書同誌會,由當時表現開明並想聯絡些人作為個人資本的原東北軍總部辦公廳主任洪鈁當會長,作為彼此聯係的一個陣地。

西安事變有著重要的曆史意義。

紅軍長征勝利、一二九運動和西安事變這三個曆史事件,都是使中國從長期內戰轉向全民抗戰的重要因素。西安事變是完成這個曆史轉變的樞紐。

張學良將軍利用學兵隊培養新生力量,來改造舊軍隊的計劃無法全麵實現了。中共協助張將軍組織和培養起來的這批學員,雖分赴各地,但仍為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後的幸存者大多走上了領導崗位。

據後來的一九六二年七幹人大會的召開時,有人照當年的名冊統計,任地市局級、師級以上職務的領導幹部約有一百人,占學兵隊學員總數的三分之一,出幹部的比率相當高。

這是因為學兵隊不僅使學員們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得到培養,而且經曆了西安事變的驚濤駭浪,使這批文化水平比較高、洋溢著革命熱情的青年軍人,得到了一次難得的站在曆史大舞台上,全身心地應對複雜局麵的鍛煉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