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治骨幹隊伍的建立,劉家語等在東北軍五十七一一二師的工作,以萬團為基地逐步開展起來了。上文化課、教唱進步歌曲、進行抗日政治宣傳、開展群眾工作,還排演戲劇。演的戲有小戲,也有多幕劇。
如:《放下你的鞭子》、《東北一角》、《連雲港暴風雨》這些戲,團宣傳隊都演過,很受官兵和駐地群眾的歡迎。
有時,萬毅還親自粉墨登台,扮演角色。萬毅能打仗,有“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毅)”的美傳,文的也拿得起來。他懂五線譜,在六七二團當團長時就用《馬賽曲》的譜子寫過該團團歌,還會唱京戲,他扮“蕭恩”時特好,演出的《打漁殺家》,唱得有腔有調,台步和做派超二流演藝水平。
另外,劉家語等人辦了一張軍中油印小報《火線下》。法國作家巴比塞有本叫《火線下》,家語很喜歡。家語曾辦過一些小報,常用這個刊名。《火線下》的主編是郭宏雋,李後負責美術插圖,負責副刊的是後來成為名作家的王希堅,他在當時就表現出很有創作才華。
希堅在這個軍中小報上發表過連載,每一期蠟紙上留一塊版麵,他不打草稿連寫帶刻,不多不少正好填滿那塊地方,而且一字不改。每期都有新聞報道、連隊通訊、文藝作品和學文化的輔導材料,版麵活躍,深受大家歡迎。
在此影響之下,師部和其他三個團也先後辦起分別名為《火把》、《火炬》、《火光》、《火焰》的小報。
國民黨在萬毅團裏派有一名政訓主任、一名政訓助理員,這二人本事不大,官架不小,總是浮在上麵不下連隊,當兵的也不買他們的賬。
劉家語等地下工作者人多力量大,與士兵關係密切,而且講的、寫的是槍口對外、堅決抗戰,演的、唱的都是抗日救國,努力殺敵。他們無可奈何,實際被架空靠邊了。
經過一番努力,團隊生活活躍了,精神振奮了,戰鬥力提高了,接連打著漂亮仗。一九三八年三月,中日雙方在徐州台兒莊一帶激戰,日寇出動海軍和分陸戰隊與偽軍劉桂棠、張宗元(日本浪人伊達順之助的化名)、劉沛臣等部,沿海(州)青,(島)公路進犯,以策應徐州台兒莊的日軍。
—一二師奉命由海州、新浦駐地出發,經贛榆北上迎擊敵人。
六六七團向盤踞日照碑廓之劉桂棠匪部發起進攻,一舉攻占碑廓。一段對峙之後,六六七團再度發起進攻占領了巨峰。這次戰鬥後,因部隊還要兼顧連雲港,便撤至費家湖。一星期後,偽軍和部分日軍反撲回來。占領了聖宮山。
正當著名的台兒莊之戰之際,日本浪人伊達順之助的化名扮成的中國人張宗元同劉黑七、劉沛臣等部由聖宮山大搖大擺地馳來一一百多人的炮隊車。
敵人的炮隊車行馳到濱海地區的贛榆縣柘汪附近,我東北軍五十七一一二師三三四旅炮兵營和六六七、六六八兩個團官兵已看到小鬼子的太陽旗之際,卻也同時看見了敵人軍車上騰起的團團煙霧和火光。
小鬼子首先對我軍的炮陣地開炮了。
在家語等地下工作者的鼓動下,風頭正勁的東北軍部隊看見小鬼子伊達順之助冒充中國人,本來氣就不順,想不到我沒動手,他竟先開炮了。炮陣地上,指揮員一聲令下,數十門榴炮怒吼起來。一時間,陸地、海麵上火光閃閃,炮聲震天。
贛榆大地上,衝天的泥石從敵人炮車中四飛。小鬼子曾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橫行多年。他們自己竟先躲在自己炮下的防空洞裏,沒想到今天卻嚐到了中國人炮彈的滋味。驚恐、無奈、沮喪,這滋味實在不好受。
短暫的交手,敵人炮兵陣地連中一百餘發,汽車、大炮均挨了炮彈,軍車起火,隻能被動挨揍。事發時,五十七軍一一二師一炮營長正在參加師部召正作戰的會議。約十時,聖宮山傳來的急促的炮聲驚動了赴會的一一二師各級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