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生的贏家就是自己(2)(2 / 3)

勇氣伴隨自信而生

一個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則不能帶給別人信心;已經信服的人,方能使人信服。

——馬休·阿諾德

喬治·邦尼是一個經營著小本買賣的本分的美國人,幾年前,他擁有平凡而殷實的普通生活。然而,他覺得仍然不夠理想,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錢去買他們想要的東西,他的妻子盡管沒有抱怨,但顯然她也不幸福。

於是,邦尼的內心深處變得越來越不滿。當他意識到愛妻和他的兩個孩子並沒有過上好日子的時候,心裏就感到深深的刺痛。

但是今天,一切都有了極大的變化。現在,邦尼有了一所占地2英畝的漂亮新家,他和妻子再也不用擔心能否送他們的孩子上一所好的大學了,他的妻子在花錢買衣服的時候也不再有那種犯罪的感覺了。下一年夏天,他們全家都將去歐洲度假。邦尼過上了真正幸福的生活。

邦尼說:“這一切的發生,是因為我利用了信念的力量。五年以前,我聽說在底特律有一個經營農具的工作。那時,我們還住在克利夫蘭。我決定試試,希望能多掙一點錢。我到達底特律的時間是星期天的早晨,但公司與我麵談還得等到星期一。晚飯後,我坐在旅館裏靜思默想,突然覺得自己是多麼的可憎。‘這到底是為什麼?’我問自己,‘失敗為什麼總屬於我呢?’”

邦尼不知道那天是什麼促使他做了這樣一件事:他取了一張旅館的信箋,寫下幾個他非常熟悉的、在近幾年內遠遠超過他的人的名字。他們取得了更多的權力和工作職責。其中兩個原是鄰近的農場主,現已搬到更好的邊遠地區去了,其他兩個朋友曾經為他們工作過,最後一位則是他的妹夫。

邦尼問自己:什麼是這五位朋友擁有的優勢呢?他把自己的智力與他們做了一個比較,邦尼覺得他們並不比自己更聰明;而他們所受的教育,他們的正直、個人習性等,也並不擁有任何優勢。終於,邦尼想到了另一個成功的因素,即主動性。邦尼不得不承認,他的朋友們在這點上勝他一籌。

當時已經快深夜三點鍾了,但邦尼的腦子卻還十分清醒。他第一次發現了自己的弱點。他深深地挖掘自己,發現缺少主動性是因為在內心深處,他並不看重自己。

邦尼坐著度過了殘夜,回憶著過去的一切。從他記事起,邦尼便缺乏自信心,他發現過去的自己總是在自尋煩惱,自己總對自己說不行,不行,不行!他總在表現自己的短處,幾乎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現出了這種自我貶值。

邦尼終於明白了:如果自己都不信任自己的話,那麼將沒有人信任你!

於是,邦尼做出了決定:“我一直都是把自己當成一個二等公民,從今後,我再也不這樣想了。”

第二天上午,邦尼仍保持著那種自信心。他暗暗把這次與公司的麵談作為對自己自信心的第一次考驗。在這次麵談以前,邦尼希望自己有勇氣提出比原來工資高750甚至1000美元的要求。但經過這次自我反省後,邦尼認識到了他的自我價值,因而把這個目標提到了3500美元。結果,邦尼達到了目的,他獲得了成功。

故事感悟:

突破自我需要勇氣,然而這勇氣常常是伴隨著信心而生。自信是摘取成功碩果的手杖,沒有人能打敗你,除了你自己!

走出黑暗的低穀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

——愛默生

一家小型企業在整個經濟大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困難重重,已經到了破產的邊緣。其背負巨額債務,許多債權人威脅著要打官司,甚至有的已告上民事法庭。

這位企業家以為一切都完了,意誌消沉,萎靡不振。他害怕上班,甚至害怕公司裏的電話鈴聲,他隻想躲起來,遠離這一切。

有一天,他在報攤上隨便翻看著報紙,突然,一則消息引起了他的注意。報上刊登了一則企業家購買破產企業重整旗鼓,獲得成功的故事。“他能做到的,我為什麼不能做到呢?”

企業家的心裏重新點燃了成功的渴望,他開始重新思考拯救企業的一切可能的方法。

第二天,他早早去了公司,召集全體部門負責人商討對策。他要來了所有債權人的電話,開始給他們打電話:“請你再寬延一些時間,我們正在想辦法,我們絕不會不講信譽……”他用真誠的態度去打動對方。

“你有新的資金?”

“你有了一大筆訂單?”

“沒有,但是我有了更加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重新振作的勇氣和信心。”

真誠的懇求使債權人終於改變了態度,甚至有人實實在在地開始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