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硬幣,兩種人生
認為節儉是一種不漂亮的行為的人是最荒唐無稽的。
——蕭伯納
有兩個年輕人,一個是日本人,一個是俄羅斯人。他們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說起工作的事情,兩個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來到紐約後,就開始不斷地尋找機會。
有一天,兩人同行時,有一枚硬幣躺在地上,日本人看也不看就抬著頭過去了,而俄羅斯人卻毫不猶豫地把那枚硬幣撿了起來。日本人看著俄羅斯人不由得露出了鄙夷的神情,心想:“真沒出息,一枚硬幣也要撿,哪像幹大事業的人!”
俄羅斯人卻想:“看著錢白白地從身邊溜走,怎麼能成就事業呢?”
兩個人又同時走進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資也低,日本人不屑一顧地走了,而俄羅斯人卻高興地留了下來,努力地工作著。
日本人換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斷努力地尋找著機會。
兩年後的一天,兩人在街上相遇了。俄羅斯人由於努力地工作,已經幹出了一番事業,自己成了老板,而日本人卻仍然沒有一份固定的工作。
日本人很不理解地問:“你是一個連硬幣都撿的人,這麼沒出息,怎麼可能做出一番事業來呢?”
俄羅斯人說:“像你這樣的人注定不能成功,因為你連一枚硬幣都不要,隻是一味地盯著大錢,而大錢總是在明天啊!小錢都抓不住,怎麼能抓住大錢呢?”
一枚硬幣,兩種人生。從對待小錢的態度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金錢觀,甚至價值觀。具備良好品行的人,往往更懂得珍惜手中的每一分錢。
我們都知道,兩次獲得諾貝爾獎金的居裏夫人是簡樸生活的典範。她和彼埃爾·居裏結婚時的新房裏,隻有兩把椅子,正好一人一把。居裏覺得兩把椅子未免太少,建議多添幾把,為的是來了客人好讓人家坐一坐。居裏夫人卻說:“有椅子是好的,可是,客人坐下來就不走啦。為了多一點時間搞科學,還是一把不添吧。”
幾度春秋之後,這對沒有給自己的新房增添一把椅子的年輕夫婦,卻給世界化學寶庫增添了兩件閃閃發光的稀世珍寶——釙和鐳。
從1933年起,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書寫物理、數學算式,方便極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20年之久。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追蹤這位著名學者,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他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當她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故事感悟:
具有節約習慣的人,其實是最懂得生存之道的人。他們明白點滴成就大海的道理,實際上,他們是最具有智慧的人。
小礦工的變化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約凱思斯
從前,在山中的一個鐵礦裏,有個小礦工被指派去買食用油。在離開前,礦裏的廚師交給他一個大碗,並嚴厲地警告:“你一定要小心,我們最近財務狀況不是很理想,你絕對不可以把油灑出來。”
小礦工答應後就下山進城,到廚師指定的店裏買油。在上山回礦的路上,他想到廚師凶惡的表情及嚴重的告誡,愈想愈覺得緊張。小礦工小心翼翼地端著盛滿油的大碗,一步一步地走在山路上,絲毫不敢左顧右盼。
很不幸的是,快到廚房門口時,由於沒有看路,他踩到了地上一個坑。雖然沒有摔跤,可是卻灑掉三分之一的油。小礦工非常懊惱,而且緊張得手都開始發抖,無法把碗端穩。來到廚房時,碗中的油就隻剩一半了。
廚師拿到裝油的碗時,當然非常生氣,他指著小礦工大罵:“你這個笨蛋!我不是說要小心嗎?為什麼還是浪費這麼多油,真是氣死我了!”
小礦工聽了很難過,開始掉眼淚。一位老礦工聽到了,就跑來問是怎麼一回事。了解事情的經過以後,他就去安撫廚師,並私下對小礦工說:“我再派你去買一次油。這次我要你在回來的途中,多觀察你看到的人和事物,並且需要給我作一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