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智慧開啟你人生的寶藏(1)(2 / 3)

拿破侖智退貴夫人

生活中沒有哲學還可以對付過去,然而沒有幽默則隻有愚蠢的人才能生存。

——普裏什文

一代梟雄拿破侖當年從意大利戰場歸來時,他的赫赫戰功震驚了巴黎上流社會。許多貴婦人紛紛給他寫信,表達愛慕之情,有的甚至提出約會,以此來提高自己的身價,對此拿破侖置之不理。

但是,在一些舞會上,有些貴婦人卻在眾目睽睽之下纏著拿破侖不放,以便引起其他人的注意,這讓拿破侖很尷尬。拒絕對方吧,說明自己沒有風度;不拒絕她吧,她往往得寸進尺。後來,拿破侖想出一個妙計,微笑地拒絕對方的要求,這樣既可以讓貴婦人不丟麵子,又可以保全自己。

有一次,他碰到了一個非常刁鑽的貴婦人,著實讓他費盡腦汁。這個貴婦人就是斯達爾夫人,她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才思敏捷,在社交界聲望很高。她曾多次給拿破侖寫信,希望結識這位赫赫有名的戰將,但是都沒有回音。在一次舞會上,她與拿破侖相遇了。她拿著桂枝迎著拿破侖走來,拿破侖想躲已經來不及了。

斯達爾夫人想把桂枝獻給拿破侖,以此來表達自己的傾慕之情,更希望拿破侖記住她。

“應該把這桂枝留給繆斯。”拿破侖微笑地說道。而斯達爾夫人卻繼續與他攀談,根本不想離開。

“將軍最喜歡的女人是誰呢?”

“是我妻子,夫人。”

“這太簡單了,您器重的人又是誰呢?”

“是最會料理家務的女人,夫人。”

“這我想到了,那麼您認為誰是女中豪傑呢?”

“是生孩子最多的女人,夫人。”

拿破侖始終微笑地回答斯達爾夫人的提問,壓根不說斯達爾夫人所期望的答案,即希望拿破侖回答的是她自己。拿破侖的這種做法既使她保住麵子,又讓她自覺沒趣,她也微笑著離開了拿破侖。

故事感悟:

幽默的話語,具有使人愉悅、給人美感的作用。在適當的場合,以幽默的談吐來增強交際的生動性和親切感,已被看作是一個人的優點。國外把“有幽默感”作為評價大學教師教學好壞的標準之一,可見語言具有幽默感是何等的重要。

尼克鬆的幽默

幽默是人們在社交場上所用的最好的鑰匙。

——馬埃梅

1959年,尼克鬆以美國副總統身份訪問前蘇聯,在一次會談中,赫魯曉夫質問尼克鬆,美國國會為何在不久前,通過了一項敵視前蘇聯的“關於被蘇聯支配和奴役國家”的決議。霎時間,會談的氣氛緊張起來。

赫魯曉夫生氣地說:“美國的這項決議,是對蘇聯的嚴重挑釁。我想要知道的是,美國下一步是否就要發動戰爭。”

尼克鬆說:“這項決議隻是表達了我國的一些看法,並不是一項戰鬥號令,好了,我們接著談其他問題吧。”

赫魯曉夫又反問:“我同意總統的意見,我們不該來回總談一個問題。不過,我還是要弄清楚,貴國國會為什麼要在這樣重要的國事訪問前通過這麼一項決議?”

赫魯曉夫怒容滿麵,又喊叫了一陣,讓翻譯說:“這項決議太臭了,臭得就像馬剛拉的屎,沒有什麼東西比那玩意兒更臭了。”

如果尼克鬆說,你的言辭更臭,或者說,你們蘇聯的決議才像馬糞一樣臭,就顯得缺乏力量,更顯得缺乏政治家的才智。

尼克鬆想起了赫魯曉夫年輕時當過豬倌,於是,他看看赫魯曉夫的眼睛,平心靜氣、幽默風趣地說:“恐怕主席先生說得不完全,還有一樣東西比馬糞更臭,那就是豬糞。”

故事感悟:

幽默的智慧往往給人以詼諧的情趣,又使人在笑意中有所領悟,因而幽默往往是緩解緊張、祛除畏懼、平息憤怒的最好方法。

海頓和“告別”

幽默感就是分寸感。

——紀伯倫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被世人譽為“音樂之父”。

1761年,海頓任匈牙利埃斯台哈奇公爵府邸樂隊隊長,領導著一支由30多名樂手組成的樂隊,過著穩定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埃斯台哈奇公爵突然決定遣散這30多名樂手。一向忠厚的海頓心潮起伏,他不是眷戀優越的生活,而是在想著他和樂手們將來的命運。海頓懷著沉重的心情,寫出了一首《告別》曲。一開始,樂隊以歡快明朗的大調,奏出優美、輕鬆、詼諧的旋律,隨後由大調轉入小調,旋律轉到暗淡、悲怨的情緒,愈演愈烈。

這時,一名提琴手吹滅了譜台邊的蠟燭,放下心愛的提琴,向公爵點頭後悄然離去。接著又一名樂手以同樣的動作離場。樂手們相繼離去,樂曲已近尾聲,曲調如泣如訴,令人心碎。這時,隻剩首席小提琴手了,哀怨的曲調結束後,他向公爵點頭告別。大廳裏,蠟燭閃爍著幽光,氣氛極為慘淡。海頓向公爵深深鞠一躬,轉身向廳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