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小友太謙虛了。老朽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你們年輕人的時代。恩,老朽看著這書上的計策,對於剛剛結束的淞滬會戰還有些疑問。小友你說,我國軍各部統共一百四十餘萬,在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卻打不過小日本區區二十餘萬,以至於百萬大軍倉皇敗離。這是為何?是敗否?此其一!其二,對於貴部所守的四行倉庫所經曆的戰鬥來說,是成功還是失敗?其三,對於我民國首都——南京,小友認為是守還是棄?”喬善國一連問出三個確實困擾多時,卻無人肯做出解答的問題後,才有空放下那本可以包含整個世界的“孫子兵法”!
“咦,這小王八犢子真看不出來啊,還是個將軍。十幾歲的將軍?都跟那個名聞中華大地的文輝有的一拚了。也難怪,四行倉庫保衛戰,阻擊並消滅數萬日軍精銳部隊,要是我的話,給他們一人官升三級都不為過。這樣想起來他在此之前也就是個少校,最多逃不出中校去,這樣一想就蠻合理了!”喬善國看著文輝肩膀上那亮瞎雙眼的將星,腦海中自動的補腦著。
文輝沒想到喬善國問的是這三個問題,這叫他詫異了好一會兒。其實不隻喬善國不明白,就連當世兩方“政府”的高層也均數看不懂。
你說第一個問題,說打不過、失敗了吧,卻粉碎並阻止了日軍揚言“三月滅華”的大話。說勝了吧,偏偏最後,一百多萬精銳被幾萬小鬼子追著打。整場戰役,雙方傷亡人數達到了極不合理的5:1。這還是因為自己參戰改寫了部分曆史。要是按照前世的曆史來算,國軍損失近四十萬人比小鬼子損失的四五萬人,更是天與地的差別。
再說第二個疑問,按照前世分析出來的意思,老蔣是想讓一支小部隊浴血奮戰,博得河對岸租界中各國民眾的同情,在當年11月6日召開的九國公約簽字國會議上獲得各國更多的援助。可是也因為自己的加入,使得發展走線偏離了前世的線路,這支小部隊並沒有完成這一任務,也就是失敗!
但換句話說,一個加強營的兵力和本地幫派組織起來的民兵共消滅數萬日軍的有生力量,從這方麵來講,四行倉庫保衛戰又是非常成功的!
文輝低頭沉思著,而喬善國也在想著什麼,大廳中一時靜的可怕。半響,喬玉珠是在受不了這種壓抑的氣氛,偷偷捅了文輝一下,文輝這才回過神來,衝著上首的喬善國一抱拳說道:“喬老爺子,對於淞滬會戰和四行倉庫保衛戰來說,他們有著成功的一麵,也有失敗的一麵。單說打擊了小鬼子叫囂“三月滅華”的豪言壯誌,給小鬼子以沉重的打擊,死在多人都值得。其次倉庫保衛戰中,我方傷亡百餘人,但卻消耗掉了鬼子精銳數萬人,更是值得。從這兩點上來看,你說的前兩條,在下認為,我們勝了!”
喬善國同樣是個聰明人,不聰明也就不會有那光輝的曆史。可是聰明人都有一點小毛病,還是共同擁有的同一點,那就是鑽了牛角尖之後,很難抽身離開。
被文輝這樣一說,喬善國狠狠的拍了一下大腿,興奮的說道:“對對對,每次的戰鬥都有不同的含義在裏邊。要說它是對是錯,就得看我們怎麼去看待這次的戰鬥。是我老頭子走錯路了,鑽了牛角尖了。那對於南京是撤是守,小友有何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