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五千年的曆史中,人們對於死亡充滿著各種想象,加上世上確實存在一些無法合理解釋的荒誕奇異的神秘事件,
於是人們對於人死後屍體的各種異變開始形成各種解釋,甚至慢慢的形成了一個個流派。
這些流派對屍體異變劃分不同的類型, 而所謂屍變,乃是人處於生死之間的過渡時期!
也就是道教中所稱作為的‘中陰身’階段,在受到了某種外力的作用下,導致了茅山曆史記載中的十八種屍變。
其實,茅山記載中沒有說錯,屍變確實有十八種,例如僵屍,血屍,蔭屍,肉屍,皮屍,玉屍,行屍,炸屍,汗屍,毛屍,走屍,醒屍,甲屍,石屍,鬥屍,菜屍,綿屍和木屍。
而屍變的屍一般麵部猙獰,臉色分別為青,白,灰三色。。。
然而,它們當中最凶狠的則是僵屍和血屍,怨氣最大的是蔭屍和鬥屍,最善良的是肉屍和醒屍。
當然,在大部分人們眼中看來,它們的當中的某些善良也並不是會放棄殺人,隻不過是能讓你死的不慘而已。
據《三清玉清決》中記載(其實玉清決中也有相當一部分的茅山曆史),屍變通常發生在夜晚雷電交加的時刻,而屍變時,屍體將會毫無意識地活動起來。
大腦的中樞神經在那時會失控,就像在腦袋裏突然衝進了一隻眼紅的殘暴瘋狗,扯著這些屍體的神經衝向它們在眼中所能看到的活動物體。
我貌似記得,這玉清決中好像也有記載關於這十八種屍變的詳細介紹,於是先不顧翡翠翠虛脫的身體,掏出了玉清決之後翻閱到記載有十八種屍變的那幾張。
書中第一個說的是‘血屍’,這種屍變是比較恐怖的,因為是吸收人血之類的屍變,所以有很大的煞氣。
血屍可以像正常人一樣生活,但是無法娶妻生育子女,而且每月還有一次九竅大出血,之後便要彌補新穎血液,以維持自身生存。
第二種為蔭屍,又稱養屍,分為幹屍和濕屍,蔭屍就是人死下葬以後,毛發和指甲還在生長。
傳說蔭屍的毛發,指甲會生長,是因為吸取日月精華,或者吸取自家家中的‘旺氣’之故,要是蔭屍還張開大口,更傳說,將會要吃人的,對象則會是從自家子孫開始。
第三種為肉屍,看過美國的喪屍係列之後,其實肉屍就和那一樣,所謂中的活死人。
但是肉屍的性情其實是比較善良的,肉屍就是活著的死人,其實說白了就是死人,但是會動會走會吃東西,往往沒有自己的意識。
第四種叫皮屍,皮屍顧名思義就是一張皮,其實就是沒有內髒的屍體,也像蔭屍一樣會長毛,夜晚走動。
特色是皮膚永不糜爛,內髒幹癟,性情頑皮執著,不過如果誰無故惹了它或者在什麼地方衝撞了它,那麼即便是趕到家,皮屍也要報仇。
第五種叫玉屍,一般是綠色的,也會長指甲皮毛,特色是不吃不喝不餓,見不得陽光,本體遇光則化。
據說從古至今,也就隻有一個茅山道士在古墓中曾遇到過此類屍變,所以他們就認為此類屍多半隻出於古墓,因為那地方常年不見天日,正是玉屍的理想棲息地。
第六種叫行屍,《難經.十四難》:‘(脈)再呼一至,再吸一至,呼吸再至,名為無魂,無魂者當死也,人雖能行,故名曰為行屍。’
第七種叫炸屍,古人稱:‘人死時有時胸中還殘留一口氣,如果被貓鼠什麼衝了就會假複活,即平常說的詐屍。
但是,這一口氣完全不能支撐起生命,隻會讓複活的屍體野獸般的亂追亂咬,直到最後那口氣被累出來倒地,才算徹底死了。
無月的夜裏,陰性的貓恰巧在這一時光跳躍過屍體的心髒部位,或許就會導致詐屍(此法屬實,守靈時千萬不要拿死者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