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頂撞陛下 殊死反駁(1 / 2)

李道宗依舊緊緊的抱著雪雁,兩人此刻已經哭成了淚人。絲毫不知道皇宮裏發生的一切事情。

皇宮裏杜荷對於李世民的提問說道:“陛下,如果想要拒絕吐蕃人的請求。並不是沒有辦法,陛下莫急,此事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陛下你可以傳旨給吐蕃丞相祿東讚說。 說我大唐雖說將就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我們大唐向來尊重公主的意願,所以我們公主說了,要將公主嫁去你們吐蕃也可以,但是必須回答對我大唐公主的三個提問,也可以讓他們派人與我大唐進行三場筆試,如果他們贏了,那麼就同意他們的請求。如果不同意那麼隻好作罷,機會已經給他們了,由不得他們不做。”

聞聽此話,李世民激動的一拍大腿就點頭同意了,開心的說道:“觀音婢你聽聽,這還真是克明親生的兒子,有其父必有其子,這樣的想法,還真的挺不錯的,朕真的是無話可說了。”

在李世民的心裏認為杜荷既然能提出這樣的要求,那麼就意味著杜荷有把握戰勝吐蕃人。不過他還是有些疑慮,因為雖然他見識過杜荷沙盤的威力,但是對於杜荷其他方麵的能力,他還是有些懷疑。

杜如晦對自己兒子的提議也十分滿意,他震驚的不是兒子殿前的對答,而是自己兒子對這件事的把握,杜荷從開始到結尾,都將這件事情緊緊的抓在自己的手裏,不論是要進行三場筆試還是那三個問題,他相信自己的兒子肯定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他從來沒有這樣輕鬆的時候,不由得想到他距離養老已經不遠了。

長孫皇後思慮了一會兒說道:“荷兒,前些日子多謝你救了長樂,回來後長樂跟我說了,要不是你她的性命估計都會有威脅的。”

當長孫皇後說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杜荷才想起自己已經許久沒有見過長樂了,也不知道她過得怎麼樣,自從發生那件事情之後,李世民就不允許長樂在私自出城去了,就連去書院也是跟了許多的護衛。

沒提長樂還好,長孫皇後這一說起長樂,杜荷就開始有些瘋狂的思念起長樂來,盡管他與長樂僅僅隻經曆了,那麼一次患難,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杜荷竟然對長樂有了那麼一絲絲的依戀。

有這樣一句話,杜荷覺得說的挺好的,原先我並非不思念著你,隻是忘了自己一直思念你,就像呼吸一樣,不是我不呼吸,隻是忘記了自己一直在呼吸。

聽見長孫皇後說這些話,李世民也說道:“原本朕想早日賞賜賢侄你,一些什麼,不過這一次還是等你將吐蕃這件事情做完以後,朕一起賞賜你吧。”

說完以後李世民又問道:“上次他們到底遇見了什麼人。”

杜荷當即想到,自己總不能對他說遇到了和自己一樣是從後世穿越而來的一個魔鬼吧,可是該如何回答李世民這就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露陷。

想了一會兒後,杜荷緩緩說道:“陛下,我和長樂遇到的是一個前朝的忠臣之後,小民並不知道這人的名字,不過他臉上帶著一副青銅獠牙的麵具,他說自己當初在前朝的時候,被隋煬帝楊廣給抓住了。”

聽到這裏李世民有些鬱悶的問道:“既然楊廣將他抓住了,那麼他抓你們做什麼。”

杜荷又說道:“他說陛下曾經在收複關中的時候,曾經殺了自己的親人,所以他要報複陛下。”

杜荷說起謊話來,臉不紅心不跳的,這番話說出來以後,李世民當即就有些發怒,杜荷也沒有辦法,隻能將所有的危險引導李世民這裏,不然總不能對李世民說真話吧。

也隻有這樣,李世民才會下功夫讓大唐的衙役,各府各州開始密切注意袁天罡,也隻有這樣袁天罡才沒有時間來威脅自己。

待了一會兒之後,李世民就擺手讓杜荷父子二人,退下,另外讓杜荷帶著口諭去江夏王府傳旨。杜荷領旨謝恩以後,便告別了父親,獨自前往江夏王府。

杜荷很快的攜帶著李世民的口諭,來到了江夏王府,當李道宗和雪雁揉著通紅的眼睛,準備迎接杜荷的時候,杜荷已經快步的進了廳堂。

杜荷當先行了一禮說道:“在下恭喜江夏王,恭喜文成公主了。”

杜荷話一說完,誰知兩人都顯得非常不悅,甚至江夏王連理都沒理杜荷。

杜荷微微一笑繼續說:“王爺,在下剛才從宮裏出來,帶來了陛下的口諭,不知王爺要不要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