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絲綢之路 崎嶇坎坷(1 / 2)

各位看官,眾所周知玉米,土豆,辣椒,花生等都是外來之物,而玉米和花生等都是在明朝的時候,才被那個喚作鄭和的公公給帶到中原的。

杜荷也已經記不清楚玉米,土豆等這些東西都是產自於哪裏的了,不過西市這裏的商人一般都是順著絲綢之路而來的,所以,杜荷來到這裏就是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玉米的種子。

三人圍著西市轉了一圈,愣是沒有發現一家商鋪裏有杜荷所說的那種黃燦燦的種子。杜荷左想右想難道說自己的形容有誤,亦或是西市這裏真的沒有玉米這樣的東西呢?

周圍的商鋪,依舊熱鬧非凡,人來人往,各種各樣的叫賣聲,繪製成一種喧鬧的聲音,吵的人心煩意亂。

杜荷有些無奈的走著,看著希望能在這繁忙的西市發現一些玉米種子。

一陣悅耳的駝鈴聲,由遠及近,十幾對駱駝馱著一些貨物轉瞬間就來到了杜荷的身邊,當駝隊走過杜荷身邊,一粒小小的東西,從駱駝背上掉了下來,可能是貨物的口子沒有紮好吧,那東西又小又幹癟,順著青石路滾了好幾圈又停了下來。

杜荷定睛一看,這幹癟的小東西,竟然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讓人激動,找尋了好久的玉米種子,竟然就這樣的出現在了杜荷的眼前,這難道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嗎?

杜荷當即將那玉米撿了起來,追上那領頭的人,隻見此人頭戴一定灰色毛絨黏帽,虎背熊腰,一臉絡腮胡子甚至看不見嘴,當杜荷停在他麵前的時候,這人便用生疏的大唐官話問道:“這位公子,擋住在下可有要事。”

杜荷有些激動,話都說不渾圓,理了理頭緒後,才緩緩說道:“請問你這貨物都是些什麼呢?”

那人盯著杜荷看了一眼,便說道:“這是在下從遙遠的西域帶來的玉麥種子。”

杜荷一聽原來現在的人們將玉米喚作玉麥,難怪杜荷找了一圈都沒有找到這種種子。

當下杜荷便說道:“你這些貨物都是玉麥種子嗎?”

那絡腮胡便說道:“是的,這次從西域隻帶來了這些玉麥種子,也不知道大唐人們喜歡不喜歡這樣的東西。”

杜荷一聽才發現,這家夥竟然是第一次從西域帶來玉米,這就有些激動。

他繼續說道:“是這樣的,我叫杜荷咱們能不能找個地方,邊吃邊說。”

這絡腮胡連忙點頭就同意了,看來也是一個豪爽的人,當下杜荷帶著絡腮胡便走進了附近一個客棧裏。

路上杜荷得知此人是高昌國人,常年在大唐,高昌,吐蕃以及更遠的地方做生意,名字喚作阿裏郎。

兩人點了幾樣小菜,要了一壺酒,當下杜荷便說道:“阿裏郎,實不相瞞,我在這西市找這種東西,已經找了快一個下午了,愣是沒有發現有任何一家商鋪裏賣這種東西,如果不是遇見你,我真的無法想象大唐竟然有這種東西。”

阿裏郎喝了一碗酒以後,便說道:“杜公子,實不相瞞,其實在下也不知道這玉麥種子到底送到大唐能不能掙錢,這次不過是來碰個運氣,沒想到竟然真的有人要這玉麥種子,在下真的很激動。”

杜荷想了想繼續說道:“你常年在絲綢之路上行走,有沒有見過一種可以吃的,它的樣子就是,葉子有些大,根莖上結了一些小東西,也不知道你們那裏叫做什麼,我想大概就叫做馬鈴薯,你聽過沒有。”

阿裏郎沉思了一會兒,便說道:“人吃的這種東西,我倒是沒有見過,不過在很遠很遠的地方,需要穿過高昌,到達波斯或者是大食國,才能找到公子你所說的這種東西吧。”

杜荷當即便說道:“你一般從大唐出發,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達波斯國或者是大食國。”

阿裏郎用手拿起一塊肉送到嘴裏,嚼了兩口之後,便說道:“這大概需要半年時間吧。”

杜荷有些不敢想象,從大唐長安出發,竟然需要半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波斯國或者是大食國,這一路上耽擱的時間也太久了吧。

那阿裏郎又繼續說道:“這不止是費時間,而且一路上經過的地方,大多是了無人煙,出了涼州便是一片沙漠,傳過這片沙漠,便到了玉門關,從玉門關出去之後,依舊是一片荒蕪,沙漠裏不止是有各路盜賊,也有狼群,所以說每次去西域行商,都是九死一生,這次我一共帶了五十多個人,能到達長安的僅僅剩下二十幾個,有些人陷入沙漠再也沒有出來,有些是被狼群吃掉了,有一些是被土匪給殺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