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防範之心不可無(1 / 2)

公孫亮想著能從長安街上繞行一圈的,無非是那些奪得科舉狀元的才子們,公孫亮不敢想象,他一個小小的工匠能獲此殊榮,不過看杜荷的樣子好像並不是欺騙他的。

盡管杜荷給他允諾了這樣聲勢浩大的遊行,但是他並未動容,對於如今已經三十歲的他來說,繼承父親的遺誌,對他來說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想通這些以後,他對著杜荷拱手說道:“駙馬爺的好意,在下心領了,不過如今想來,對於我而言,最重要的是繼承父親的遺誌,完成火藥的製作,才是關鍵所以,懇請駙馬爺恩準,在下願意帶領一幹人等,研究火藥,在下將誓死將火藥研製出來,告慰我父在天之靈。”

杜荷聽完他的話,也有心欣慰,當即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公孫兄大哥,你放心吧,人手方麵隨便你挑選。”

這邊劉鐵匠也有些感慨的說道:“公孫兄弟,你我年紀也差不多,我就喊你一聲哥哥了,你放心吧,駙馬爺答應你的肯定會做到的。”

劉鐵匠說完之後,杜荷又繼續說道:“劉大哥,公孫大哥製作火藥,那麼你就抓緊時間研究火統吧,另外研究一些小型的地雷,今晚,我將草圖畫好之後就給你。”

火統這種東西,最早出現在明朝,燕王朱棣當初進攻南京的時候,率先使用的就是火統,不過當時的火統比較簡單,就是用竹竿綁了火藥,點燃之後,火藥助推前行之後,炸開方能傷了敵人,不過這種摧毀能力比較弱,另外也傷不了多少人。

後來燕王朱棣,又發明了一種火箭,這種火箭就是用火油,加上硫磺,人工射出去,達到摧毀敵人的地步。

古代人作戰一直不斷地進步,各種層出不窮的辦法,一直挺先進的,不過這麼些年過去了,有很多發明創造的東西,都已經隨著時間流逝殆盡了。

而中國人發明出來的火藥,最終讓別人占了便宜。

杜荷這一晚想了很多,很多,作為軍事發燒友,他雖然研究的不是很多,但是卻很感興趣,雖然對於火藥,他懂得不多,但是,他還是知道大清的那種火炮是如何建造出來的。

這種火炮是明代後期傳入中國,也稱為紅衣大炮。在設計上確實有優點,炮管長,管壁很厚,而且是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符合火藥燃燒時膛壓由高到底的原理;在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型的炮耳,火炮以此為軸可以調節射角,配合火藥用量改變射程;設有準星和照門,依照拋物線來計算彈道,精度很高。炮架部由反後坐裝置、搖架、上架、高低機、方向機、平衡機、瞄準裝置、 下架、 大架和運動體等組成。

想清楚了這些杜荷忽然覺得,這種火炮的製作不能讓李世民知道,至於為什麼不能讓李世民知道,杜荷自己也說不清楚,他隻是憑借自己的一種感覺,當他將火炮的草圖和火統的草圖等畫出來之後,眼睛就跳個不停,直覺告訴他這次火炮以及火藥的製作,有可能給他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他迅速的將劉鐵匠以及公孫亮兩人喚了過來。

待兩人來了之後,杜荷便說道:“這麼晚將兩位喚來實在是不好意思,不過,我確實是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說給你們。”

兩人表示無所謂之後,杜荷繼續說道:“我已經將火統的製作以及火炮的製作方法寫了出來,另外草圖也畫了出來,但是,剛才畫完草圖之後,我的眼睛跳個不停,好像冥冥之中有人告訴我,有什麼大事發生一樣,所以我立馬感覺到很有可能與研究這火統和火炮有關係,所以,我將你們兩人請來就是想告訴你們,這個火統的製作以及火炮,火藥的製作看來要放在暗處進行了。”

兩人聽完杜荷的話,有些鬱悶,這眼睛跳難道說還有什麼寓意嗎?不過按照杜荷的意思是這研究火藥的事情,以及火統,火炮的事情看來必須要放在暗處來進行了。

公孫亮想了想便說道:“駙馬爺有這種想法也不足為奇,要知道如果這火藥發明出來以後,如果用在軍事上,那麼將會給人帶來無窮無盡的能力,而且這種火藥的摧毀能力不是人力能撼動的,如果這種東西被敵人掌握了,那麼,大唐的運勢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杜荷點了點頭說道:“二位都是杜荷信的過的人,實不相瞞,自從我北征突厥,東征渤海以來,如今回到朝廷,陛下已經有了防範之心,所以,如今我做事一般都比較低調,就怕萬一別有用心的人,參我一本,這件事情就不好說了,所以,我打算在秦嶺山裏找個地方,研究火藥,火統,火炮等,但是,你們放心,凡是去的人,家人我一定會給你們照顧好的,隻是去的人,你們二位一定要再三甄選,別到時候,出了叛徒這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