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一線天(1 / 2)

唐軍軍營內,杜荷與軍師李績正觀賞著懷遠府的地圖。

懷遠府坐落在漠河與黑龍江的南側,北麵就是聞名的,連綿不絕的大興安嶺,終日被大雪覆蓋的大興安嶺,一年的時間僅僅隻有幾個月可以看的山裏麵的灌木,樹木。

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必須要將鐵世文與袁天罡殲滅,另外將突利這點殘餘人馬降服,杜荷知道這一次必須盡快的解決掉鐵世文與突利,時不我待,西麵的吐蕃可是枕戈旦待的想要進攻大唐。

懷遠府附近居住的都是各個部落的人,烏羅護部,西室韋部,衲北支部,室韋部等等,而如今這些部落早些年已經被渤海統一收複,現如今他們也不過是渤海國底下的小小部落而已。

相比較與大唐國內,渤海國的情況比較特殊,而且部落眾多,人員紛雜,種族歧視也比較嚴重,以前沒有收複渤海的時候,漢人在渤海是最低等的一類,經常作為奴隸被賞賜給其他部落首領,也喚作酋長。

杜荷看著地圖,對軍事李績說道:“軍師,你看,突利如今在塔巴爾湖附近,也就是石勒喀河下遊,在石勒喀河東側有額爾古衲河,突利的可汗廷帳就坐落在兩條河流中間。”

軍師李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我們如今駐兵在那河附近,距離突利的廷帳大約有三天的路程,還必須穿過西側大興安嶺山脈,不過,有一個疑問那就是,如今距離我們不遠的就是西室韋部,如果想要從大興安嶺過去,必須要經過西室韋部首領的同意。”

杜荷點了點頭,軍師說的沒錯,眼下如果想要派奇兵剿滅突利,眼前這個西室韋部就是個問題。

杜荷有問道:“軍師這個西室韋部是個什麼情況。”

軍師李績緩緩說道:“西室韋部在南北朝時期,主要生活在嫩江附近,大興安嶺地區,後來隨著人口的增長,麵積逐漸擴大,隋朝時期,韋室酋長兩次來中原進貢禮物,臣服於中原,後來隋朝末年,中原大戰,韋室又臣服在突厥之下,大唐建立以來,多次戰敗突厥,因此前幾年韋室又一次的臣服在我大唐國威之下。”

杜荷一聽此話,當即哈哈大笑,說道:“這韋室一個小小部落,也有些明智,竟然懂得如何保存自己。”

軍師李績則繼續說道:“如今這部落酋長是乞引莫賀咄,一直臣服於我大唐,借道一事你就不用管了,這幾年在渤海,我沒少見他,待我書信一封,他自然懂得其中厲害。”

杜荷抿嘴一笑,說道:“軍師你這沒少見的意思,是不是說這禮物也沒少拿吧。”

軍師撇了他一眼說道:“你這臭小子竟然編排起老夫了,那韋室送來的不過是些動物皮毛而已,怎麼你喜歡的話,老夫給你索要些,如何。”

杜荷擺擺手,連忙拒絕了李績的好意,杜荷又說道:“軍師現如今借道的事情就這樣說好了,這一次,我們十五萬人馬,我的意思是分兵兩路,一路從大興安嶺進山攻打突利,一路則開到懷遠府城下,你看如何。”

軍師捋了捋胡須說道:“既然你已經想好了,那就按照你的意思來吧。”

話說第二天,杜荷端坐與帥帳,底下眾將齊齊整整的站立兩旁,隻見兩側人馬有秦懷玉,羅通,尉遲寶林,寶慶,房遺愛,徐大壯,來財鼠,來錢鼠,老二來金,長孫衝等等。

杜荷望著濟濟一堂的將領,緩緩說道:“各位將領,你們也都清楚這一次陛下派我們來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殲滅鐵世文與突利殘餘兵力,建立屬於我大唐的河北道,各將領務必團結一致,令行禁止,遵守軍紀,凡事違反軍紀者,休怪本帥無情,現在分配本次作戰任務。”

杜荷一聲吼道:“秦瓊,程處默,羅通,出列。”

三人上前異口同聲的喊道:“屬下在。”

杜荷一手拿著令牌,說道:“命你三人帶領五萬士兵,從大興安嶺沿山脈進行,向突利塔巴爾湖,也就是也就是石勒喀河下遊進發,直接給本帥進宮突利廷賬,捉拿突利,不得有誤。”

秦懷玉將令牌拿到手中,三人振奮的喊道:“是。”

杜荷抬起頭看了看剩下的將領說道:“其餘人等,三日後集結兵力,隨本帥向懷遠府進發。”

餘下眾將齊齊喊了聲:“是。”

軍師李績想了想說道:“元帥,要不然讓我隨懷玉他們走一趟吧。”

杜荷一愣,軍師這有是什麼意思,當即問道:“軍師是怕西室韋部不肯借道嗎?”

軍師搖了搖頭說道:“不是,我是擔心,懷玉他們沒有叢林作戰的經驗,怕突利在大興安嶺之中埋伏一些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