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不說,自從李治回到長安以後,李世民依舊和以前一樣不斷的服用著來自於天竺國巫師所煉製出來的丹藥,隻不過是隨著服用丹藥的時間越來越久,李世民的身體卻越發的嚴重起來,到貞觀二十二年三月的某一天夜晚,這樣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李世民待在翠微宮裏在閱覽奏折的時候,忽然 一陣劇烈咳嗽之後,口吐鮮血倒在了禦書房裏。
這一幕將身旁的李治嚇了一跳,頓時手忙腳亂的大聲喊著:“來人,來人,快叫禦醫。”
禦醫來了之後,李世民努力的睜開眼睛對著李治說道:“快,快將長孫無忌給朕喚來。”
說完這句話之後,李世民又陷入了昏迷之中,太醫院十幾個德高望重,自稱醫術精湛的禦醫麵對李世民這疾病那是素手無策。
幾碗湯藥下肚之後,李世民又緩緩的醒轉了過來,李世民努力的睜開眼看著長孫無忌待在身邊,當即揮手讓身邊的其他人都趕走了,李世民有氣無力的睜眼看著李治,又看了看長孫無忌說道:“輔機,朕這次恐怕是撐不住了,父皇和觀音婢都在哪裏等著我。”
李世民說完這句話之後,長孫無忌一聽激動的當即跪了下去,大聲哀嚎大哭的說道:“陛下,你會好的,你一定會好的,大唐萬千百姓還等著陛下呢?我們這些大臣們也不能沒有陛下啊。”
李世民看著長孫無忌悲傷的樣子,當即使勁的抬起手臂,給他擦了擦眼角的淚花,一副關切的樣子說道:“輔機,你的忠心朕是非常清楚的,眼下還不是悲傷的時候,再者說了朕的身體,朕是最清楚不過了,唯一讓朕放心不下的就是你的外甥。”
話一說完李世民便慈祥的撫摸著李治的頭發,李治則悲痛的在一旁哭泣,默默的流著眼淚,長孫無忌擦了擦眼淚說道:“陛下吩咐吧,有什麼事情微臣一定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李世民聞聽此話,當即有些欣慰,點了點頭繼續說道:“你也知道你的外甥比較孝順,但性格卻過於柔弱,要是朕走了之後,有些事情恐怕他拿捏不來,所以你一定要盡心盡力的輔助他,懂嗎?”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李世民繼續說道:“朕就任命你和褚遂良為輔政大臣,希望你們能盡心盡力的輔助太子登基,治國安邦,眼下殿外風雨交加,估計褚遂良還在來翠微宮的路上,所以你們兩人一定要輔助太子,不然朕難以瞑目。”
長孫無忌聽完以後,淚流滿麵的說道:“陛下,陛下放心吧,微臣一定會盡心盡力的輔助太子的。”
李世民聽完長孫無忌這的承諾之後,搭在李治肩膀的上手,瞬間就滑了下去,長孫無忌嚇得當即坐在了地上,愣了片刻之後,忽然大聲吼道:“陛下,陛下。”
一旁的李治也難以控製自己悲痛的心情,大聲呼喊著:“父皇,父皇你醒醒啊。”
貞觀二十二年三月中旬,一代明君李世民駕崩,李世民自從為帝之後,積極聽取群臣意見,對內以文治天下,虛心納諫,厲行節約,勸課農桑,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國泰民安,開創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因為有了杜荷這個“外來物種”的到來,大唐對外開疆擴土,攻滅了東突厥和西突厥,建立了關外道,征服高昌,龜茲,吐穀渾,高麗,新羅,百濟,設立了安西四鎮和渤海道。各民族融洽相處,被各民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
李世民去世之後,大唐文武百官自然是悲傷欲絕,為了避免造成百姓恐慌,李世民的靈柩是深夜裏從翠微宮拉到皇宮裏的,而李世民去世的消息也是過了幾天才傳出來的。
長孫無忌已經好幾天沒有休息了,這幾天他一直處在李世民去世的悲痛之中,但是,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問題不是悲傷,而是盡快的讓李治登基為帝,隻有李治登基為帝之後,才能為陛下發喪,所以,長孫無忌第一時間找到了褚遂良,兩人商議著李治登基的事情。
事情商議不過是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待兩人著急六部尚書商議之後,認為登基為帝宜早不宜遲,因此,在欽天監測算以後認為三月二十八日,大吉大利,眾位官員商議後一致認為這是一個好日子,各部門迅速開始準備李治登基的一些事情。
李治此時此刻根本沒有任何心情登基為帝,在他的心裏最重要的親人離他而去了,從此以後,大唐這艘航船他就是掌舵人了,心中難免有太多的不適應,不管什麼繁瑣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而他這幾天則是不停的被人帶著去宗廟上香,要不就是去天台拜祭蒼天,在最後一天登基為帝這一天,最是繁瑣,從天還微微亮的時候,李治就被人喊了起來,迷糊中穿戴一新,一會兒去拜祭天地,一會兒又去拜祭宗廟,這一切做完之後,李治才有機會喘著氣端坐在太極殿的龍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