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趙臨淵領著袁潤發很低調的在那排座椅的角落裏坐下,沒有與場中的那些人交流,隻是安靜的坐在袁潤發的身旁。
趙臨淵笑著問袁潤發說:“賭拳快開始了,你要不要在外圍下點注?輸了算我的,贏了算你的。”
袁潤發要了搖頭說:“我對賭一向沒什麼興趣。”
袁潤發指了指場中央對立的兩撥人說:“那兩群人是不是今天進行賭拳的徐家跟百川集團?”
趙臨淵點了點頭,他說:“是的,你看左邊的那群人沒,那是徐家的人,領頭的那個老頭就是徐家的現任家主,被人群簇擁著的那個人應該就是這次要出場的拳師。”
袁潤發順著趙臨淵手指的方向看去,他的目光越過徐家的其他人徑直落向徐家的拳師,他對其他人一點興趣都沒有。
那位拳師看上去30來歲,個頭不高,但是十分的粗壯,露出的雙臂很粗,肌膚成古銅色,遠遠望去好似金屬一般。肌肉紮結一根根烏青色的青筋如蚯蚓一般的纏繞在他雙臂內側,他頭發是精悍的半寸,跟刺蝟一樣。整個人就如同一把出竅的利劍,鋒芒畢露。
這位拳師渾身散發著極為彪悍的氣息,而且袁潤發可以感覺出來,這位拳師實力很強,比阿旭要強的太多,絕對有一流高手的實力。
趙臨淵說:“我的得到資料這位拳師是徐家現任家主的義子名叫徐瑞,早年是個孤兒,因為學武天份很高就被其收為義子。曾學過宋門心意六合拳但是沒能習的要領,後轉為改學了一路八極拳頗有火候,此人出手過三次,都是麵對一流高手,但是最後都被他打的吐血身亡無一活口。徐瑞不光是珠城有名的拳師,在皖省來說名氣都很大。”
袁潤發好奇的說:“八極拳?難怪雙臂練的那麼顯眼。”
袁潤發雖然是國術圈子的門外漢,但是既然進入了賭拳這個世界,多多少少也要了解一點,所以他特意的惡補了一些關於國內的一些有名的武術的知識,大致上知道了一個囫圇。
八極拳在中國武術史上以一種極為有名的拳種,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美譽,由於八極拳剛猛無儔也被稱為猛八極。
八極拳源於滄州,曆史上練八極比較出名的其中有清末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神槍李書文,其徒弟劉雲樵霍殿閣也盡得八極真傳,不過很可惜的是後來霍殿閣抽大煙給抽死了,以導致後來八極拳失去了很多寶貴的精要,當然這是題外話。
八極拳土稱巴子拳,以大槍杆子演化而來,不然李書文也不會有槍神的稱號。八極拳重練肘,練到極處手肘就是大槍,紮誰誰死。看徐瑞那一雙臂,想必他的八極拳也練的頗具火候。
徐瑞雖然練的是八極拳,但是卻不是去山東所學,他學的是珠城本土的八極拳。
珠城最為出名的是宋門心意拳,但是從民國開始也流傳了一路八極拳的傳承。
珠城的八極拳傳自八極名家李學義,而李學義是師從當時的國術大師韓化臣。因為得到了當時執政國民黨支持1927年中央國術館在南京成立,當時由張之江任館長。張之江則邀請韓化臣來南京執教,次年韓化臣就帶著李學義一幹弟子赴南京任教習。
1928年的全國國考之上,學的一身本領的李學義頓時就大放異彩打出了名頭。1930年李景林將軍創辦山東國術館,韓化臣則又領著李學義回北方任教習。後李學義受宋門心意的祖師宋國斌的邀請,赴珠城教授武藝。
珠城本身就是武術之鄉,李學義到珠城之後許多人不服他,於是李學義就露了一手,他一記貼山靠就直接將麵粉廠門口的大旗杆給靠斷了。一些成名了的老拳師紛紛慕名而來向他挑戰,但是都他一一被他打敗了,很多老拳師被他打敗之後都沒臉再練拳。後來新中國成立,在那個動蕩的年月,由於李學義曾為國民黨政府任職,所以受到過很多迫害。
珠城中很多人都曾親眼看到,當時抓捕李學義的時候他們用八號的鐵絲將李學義困住,誰知道李學義一發勁鐵絲一下就被他震斷了,由此可見其功力之深,後來其子落戶於珠城定居,也就流傳了八極拳的一脈傳承,而徐瑞學的就是李學義傳承下來的這一支八極拳。
趙臨淵有指了指右邊的那群人說:“那邊的就是百川集團的人,領頭的應該是百川集團的一位副總裁,你看到人群中的那個臉上有道疤的人了嗎?那就是囚龍。”
文學聯賽複賽的作者。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無法改變的,就像你不喜歡我的書,或者你看完了我的書